【书评】《三国演义》品读——关二爷 乱世中的忠心怪人

王俊贤

        每每谈起三国演义,人们口中总少不了那个红脸长髯,挥舞着“冷艳锯”的关二爷。他在有一身武学才能的基底下,还喜欢读许多兵法,可以说是能文能武。

        纵观整个三国时期,关羽能说的上是身处敌营也从未易主的唯一人。虽说他曾身为曹营做过事上过战场,但那也只是他为了报曹操对他的恩情,他的心仍然是向着刘备的。那次关羽到曹营后,曹操那爱才之心突然泛滥,杀也不舍得杀,放也不舍得放。

        于是百万富翁曹操想用尽千方百计把关羽收留到自己的麾下,可令曹操万万没想到的事,无论他用上什么手段,献出什么宝物,关羽也不肯背叛刘备,曹操无奈之下,只能放弃这个念头。

        但曹操不愿意就这样放过关羽啊,好不容易搞回来的一员大将,因此他当时与关羽的约法三章,他最不喜欢但对关羽最重要的一条:一旦关羽得到刘备消息,无论刘备在哪,关羽也要去找他。看到这里,我突然有一个大胆的想法:要是关羽从了曹操,就不会过五关斩六将,也不会回到刘备身边。或许也不会被陆逊所杀,可以安享自己的晚年。

        但这是不可能的,以关羽的为人,做出这种事,就好比让诸葛亮谋权篡位。要是真做出这种事,什么武圣,壮缪候,五虎上将之首都是空谈。

      其实说到底,关羽这一生因忠心被称赞,也因其受苦。思来想去我都不知道为何他会如此,或许这是他的一种行为准则吧。

        在人人心中都有一条底线,而关羽的底线就是他的忠心。在三国时代,在乱世之中,不为利益而活,可谓是乱世间的一个“奇葩”。可正是因为关羽这种忠心,使得他为后世永远流传。

        在他死后,首级交由曹操埋葬在洛阳,身躯由孙权以诸侯礼葬于当阳,而蜀汉则在成都为其修建衣冠冢。从此民间便有关羽“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归故里”一说。

        事君不忘其本,天下义士也。——曹操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前 言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蜀将关羽于先主刘备在沔阳称汉中王后,亲...
    沧一海一声笑阅读 5,794评论 3 5
  • 整个三国,正史以《三国志》最为著名,但影响力最大的还是《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取材于东汉末年和魏蜀吴三国的历史,...
    飞过的百合花田阅读 1,758评论 0 3
  • 刘备 【仁德】:出牌阶段,可以将任意数量的手牌以任意分配方式交给其他角色,若给出的牌张数不少于两张时,回复1点体力...
    薛小蛙阅读 3,931评论 1 0
  • 我的记忆,你的回忆……1秒初,7秒末……过去的过不去,未来何时来?
    喀蓬阅读 292评论 0 0
  • 再也没有你这样的人,会为我承担一切悲伤;再也没有我这样的人,只是不想你比我更悲伤。——题记 我们的爱情很奇怪,不言...
    百里长歌阅读 54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