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说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读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1872-1970年)一文,其中(译注):事有虚渺,难求本真,吾辈必穷究其所以,方知其究竟,方可豁然开朗。意为:在某种程度上,任何东西都模糊不清,只有在你试图清晰界定之后才能认识它。足见分析哲学家追求清晰而专注的目标。很多时候,自己思想房间里显而易见的部分和习以为常的地方总是容易被忽略。
思绪把我拉回到令人回味的童年时光,那时老师常挂在嘴上,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成语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它伴随着我们每一次上课分神看着窗外飘忽的云彩时,出现在每一次有口无心的课文背诵时,每一道看起来简单的习题解答及理解上,慈祥的老师始终念叨的这句成语似乎还在教室回荡......罗素阐述的道理大意是:知道是这样,知道为什么是这样,知道事物表面现象,也知道事物本质及其产生原因。这仅仅是我们童年时就熟知的一个成语而已。
读外来文化书籍时获得相应的感悟,在饱含中式表达方式的指引下,查阅了这个成语的本源和出处,忽然发现:在学习方式上,似乎像一艘沿着茫茫大海一直向前的商船,在彼岸购置了一箱欧式瓶瓶罐罐,绕了半个大洋回家,却在船坞旁日用百货店看到那些曾让人炫目的瓷器列满货架,只是有些尘埃盖着。
在读书时获得的启发,我习惯于从中获得触类旁通的认识,形成理解和记忆,就在我寻根究底地返回中华经典去印证、对照学习时,这个在西方哲学界认为的论断,于中国人来说那不过是个简单而寻常的复合式成语,在一系列翻开的典籍和篇章里随处可见其踪影,洋洋洒洒、整整齐齐地躺在那些久违的书香中,深深体会到祖先两千年前就明白的智慧,自己对一些习以为常的求知方式和其中隐含的智慧竟然视而不见,更没去循而得之,止于知其然,并未知其所以然的混沌状态,着实应反思自己的学习方式,深刻领悟:于寻常处见功力,于细微处知真章的古训,翻开诸多典籍,对此论述朗朗大观、举目尽见:
上溯至先秦时,《庄子·秋水》:“今予动吾天机,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是最早讨论知其然与知其所以然关系的记述。“诱然皆生,而不知其所以生。同焉皆得,而不知其所以得。”天下万物都不知不觉地生长而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生长,同样都不知不觉地有所得而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有所得。
《论语·宪问》:“子曰:‘其然,岂其然乎?’”意思是:孔子说:“是这样吗?难道真是这样吗?”
南朝·梁·刘孝标《辩命论》:“自然者,物见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同焉皆得,不知其所以得。”意思是说:所谓自然之理是万物万类呈现在世界,却不知为什么会呈现在世界上。同样的道理,万物依照一定的法则进行繁衍生灭,却不知背后推动的力量是什么。
《后汉书·党锢传序》:“若范滂、张俭之徒,清心忌恶,终陷党议,不其然乎?”意思是:像范滂、张俭这些人,清心寡欲嫉恶如仇,最后还是被看作乱党,不正是这样吗?
《周书·王杰王勇等传论》:“耿豪、王勇,不其然乎。”意思是:耿豪、王勇不也是这样的人吗?
唐代李节《饯潭州疏言禅师诣太原求藏经诗序》:“抑能知其然,未知其所以然者也。吾请言之。”“论者不思释氏扶世助化之大益,而疾其雕锼彩绘之小费,吾故曰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者也。”意思是说:知道是这样,但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只知道事物的表面现象,不知事物的本质及其产生的原因。
北宋思想家张载的代表作《张子正蒙》提到:“循天下之理之谓道,得天下之理之谓德”。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在《张子正蒙注》中写道:“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显著于天下,循而得之,非若异端孤守一己之微明,离理气以为道德。”用“固然”和“所以然”来解释理,把理视为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意思是只有弄清楚“固然”、“所以然”的内涵,才能把握“理”的精义。探求事物关键在于把握其中原因,认识事物内在规律,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循而得之”,就能找到本质,行事就能获得成功。
北宋朱熹《建宁府建阳县长滩社仓记》:“蒙惠者虽知其然,而未必知其所以然也。”《朱子论知行》中说:“不可去名上理会。须求其所以然。“其指花斛曰:‘此两个花斛,打破一个,一个在。若只恁地,是人知得,说得。须知所以破,所以不破者如何。’”这里的“名上理会”是指认识表面,而“知其所以然”是了解其中原因,才能揭示事物本质。
《朱子语类》卷二十三讲《论语》时,有人问朱熹:“孔子讲的‘四十而不惑’是知其然,‘五十知天命’是其所以然。这样理解可以吗?”朱熹回答道:“如同门前有一条小溪,应该先知道溪中有水,然后才知道水的发源处,而这正是溪中有水的原因。做什么事情都能够获得成功。这些都说明探求事物在于把握其中的原因,或者说需要认识事物的内在,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循而得之”,做什么事情都能够获得成功。
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也说:“无论为哀为乐,为怨为怒,为恋为骇,为忧为惭,常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曹雪芹在《红楼梦》里讲过: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重新审视中华经典,数千年走在世界前列的中国古代智慧典籍浩如烟海、璨若星辰,在诸多世界智慧经典里经常能看到各国哲学、文学巨匠对中国传统哲学智慧和文化典籍的借鉴与描述,阅读外来书籍时,多囿于只有音节的线性语言与同时表意、表音、表形的汉语言间翻译存在较大落差而不能精准表述,或多或少有些隔靴搔痒、不得要领的味道,面对中华文化的态度不应妄自菲薄,也不宜妄自尊大,秉承中华上下五千年积淀,以海纳百川、兼容并包、取长补短、融会贯通的智慧方式来正确研学提升。
(图源于网络,若有侵权立即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