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总是容易陷入内耗,敏感又多疑,提前恐慌,反复纠结细节,不断怀疑自己,害怕他人的评价,过度解读他人的言行。心里的念头多的像小石子,不断往心里堆,没及时清掉,就慢慢成了内耗的“包袱”。总之就是要么和过去较劲,要么跟未来焦虑,要么跟自己较劲,太想做好、太怕出错、太在意“该不该”,反而忘了“当下该怎么过”。
放松心态,允许自己出错。允许自己在每次错误中精进自己,外力带来的伤害有限是皮外伤,对我们伤害最大的,是自己深深的不配得感,是你心里对自己深深的否定,是你觉得世界对不起自己,是你深度不认可自己,是你觉得自己命苦。试着对自己松一点:过去的事别总翻出来复盘,未来的事先抓“能做的小步”,别人的看法先问自己“这真的重要吗”。慢慢把注意力从“纠结”拉回“做事”,内耗的力气,自然就省下来了。
不过度关注他人的评价。高能量的人,他从来不会关注任何人。《被讨厌的勇气》中说道:只要你不关注任何人的动态,不去揣测任何人的想法,不去设想一些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不要自我伤害。人最怕自己伤害自己,内耗最伤害自己的能量。弘一法师说过:“凡是负能量的东西,都不要去回应。回应就会与之纠缠,纠缠就会受其损耗,只要内心不接应,所有的恶念都将原路返回。”
我们可以反省自己,但是不要内耗自己,反省和内耗,看似都是“盯着自己看”,但内核完全不一样。
反省是“清醒的观察”:像站在自己旁边,观察自己的情绪情绪怎么来的、自己的起心动念为什么冒出来,比如发现“刚才因为怕被否定才不敢提想法”,然后明白“原来我在意的是被认可”,这是在找“根源”,是为了“更懂自己”。情绪背后的缺失才是你要面对的课题,而不是情绪本身事情本身。
内耗是“陷在里面较劲”:把念头变成“自我批评”,比如揪着“我怎么这么胆小”反复怪自己,越想越焦虑,反而忘了最初是为了什么思考。
其实人人心里那根“定盘针”一直都在,多花点时间“向内看”,但不“向内攻”,慢慢就知道哪些是该调整的课题,哪些是该放下的纠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