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力觉醒,掌控你的工作节奏,效率翻10倍

一、时间到底去哪了?

有没有这样的小伙伴,你现在明明打开了电脑,心里想着:“好!我今天要搞定这份报告!”或者“我要好好写个文章,不能再拖了!”

结果呢?你可能才写了一小段内容,或者刚开了个头,你突然就想到另一件事情了。

比如你想起:“哎呀,我好像有个朋友的消息没回!”或者“那件事儿还没做呢,是不是得赶紧处理一下?”

然后,你的手指就不听使唤地动起来了。你可能点开了一个新的网页,开始刷新闻、看视频,或者干脆直接拿起手机,开始刷朋友圈、逛淘宝、回消息……

你本来心里还想着呢:“我做完了这些杂事,就抓紧回来搞我现在这个重要的事儿!”结果呢?你不知不觉,就跟着你的思绪,走神到外太空去了!

等你回过神来,猛地发现:“我去!我刚才到底干了啥呢?怎么感觉时间都凭空消失了?!”

再一看时间,完了,已经过去了很久很久了,而你本来该写的那份报告、那篇文章,它还在那里孤零零地等着你,纹丝不动!

有没有?有没有?如果此刻你正在点头,或者心里在偷偷地说“对对对,说的就是我!”,那一定要看完我这篇分享。

这真的是我们很多人都有的一个普遍问题。甚至可以说,这是现代人,尤其是我们这些生活在信息爆炸时代的人,最常遇到的一个挑战。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聊走神和专注的问题。

它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我们总是会不自觉地分心?以及,最重要的,我们能做些什么来改善它,甚至彻底告别它,让我们的专注力“觉醒”呢?

二、了解专注力的本质

确实,你有没有发现,有些小孩做作业的时候,就能很明显地看到,有的小孩能够一直在那儿安安静静地坐很久,聚精会神地做着手上的事情。而有些小孩很容易做着做着就走神了,开始发呆,或者东张西望。

但这并不是说,我们成年人就没救了!专注力,它就像肌肉一样,是可以通过后天训练来强化的!

而且大家发现没有,拖延跟走神,简直就是一对狼狈为奸的兄弟,一个大哥一个二哥,形影不离!

一旦你有了“走神”这个毛病,你大概率就会“拖延”!

为什么呢?因为本来你应该做这件事情,结果你就分心到另外一件事情上了。

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毕竟这就是我们大脑的天性!

走神是常态,专注才是非常态。

我们的大脑天生有两个特点:

1、节能模式:大脑是一个超级耗能的器官,它只占体重的2%,却要消耗20%的能量。为了节省能量,它会倾向于把注意力转向轻松的事。

2、即时奖励:大脑会分泌多巴胺,这种“快乐荷尔蒙”会让我们偏好立刻有反馈的事情,比如刷手机、看消息,而不是长时间才能见到成果的工作。

总结起来的话:走神是天性,拖延是它的副产品;承认天性,才是改变的开始。

有科学研究发现,人一天接近50%的时间走在走神,假如你清醒的时间是18个小时,你最多也就能做到9个小时的专注。

大脑最最重要的功能,其实是为了保障我们的生存。

在物资匮乏的远古时期,那个时候人也吃不饱,睡也可能睡得不安稳。在那种环境下,最好的生存策略是什么?是不是尽量的去节约你的能源消耗?

大脑一旦面对复杂的问题和任务,它就会下意识地想要逃避,因为它觉得解决这些问题太耗费能量了!它会倾向于选择那些轻松、愉悦、能快速获得即时满足感的事情,以此来“保护”自己,节约能量。

所以,我想告诉大家,如果大家想要提升专注力,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

放下这种自责的心态!

不要在发现你走神的时候,就去责怪自己:“你怎么这么笨啊!”“你怎么又分心了啊!”“你怎么就不能专心一点啊!”

这种自责的情绪,只会让你陷入一个恶性循环,让你对专注这件事情产生更大的抵触和压力。

三、你的大脑为什么总是卡顿?

大部分人是这样做事的,把计划和安排都放在脑子里。

比如说:“我今天我要学习,我还要读书,我还要写内容,我还要发朋友圈,我还要找个谁,我可能还要找个老师去聊一聊……”所有这些零零碎碎、大大小小的事情,全都靠记忆力。

好,如果你有这种情况下面的内容一定对大家有帮助。

我想跟大家说,其实,一个空空的大脑,它才是最有生产力的!

怎么理解呢?大家觉得,我们的大脑是用来干啥的?

大脑的作用是不是去帮我们产生想法的?去帮我们输出创意,输出成果的?

但是大家是怎么用的呢?是不是用大脑来“装东西”了?

大脑就跟电脑很像。假如说你在这个电脑上开了超级多的软件,各种程序都在后台运行着,你在那儿放着,你是不是会发现你的电脑运行越来越卡?或者,你把很多很多的文件都存在你的C盘上面,C盘满了,你的电脑也会变得超级慢。

那更好的做法是什么呢?是不是你把一些需要归档的文件,我们给它存到这个移动硬盘里,或者U盘里面?

然后你需要的时候你再去调用它,让你的这个电脑里随时保持一个比较整洁、运行流畅的状态。它是不是就能高效运转了?

同理,在我们的想要去让大脑更加专注这件事情上,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

你不要让大脑的后台去运行那么多的想法!

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你先写下来!

大脑是生产创意的工厂,不是堆放杂物的仓库。写下来,释放你的大脑!

这个方法是我经过无数实践证明,最有效也最简单的方式。

我发现,这个手写的过程首先它很解压。当你笔尖沙沙作响,把脑海中的思绪一点点倾泻到纸上的时候,你会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放松和掌控感。

其次,你在写的过程中,你也在调动你自己的身体去锻炼这个专注的能力。

你想啊,本来你用手机或者电脑去做事的时候,就很容易走神,对吧?因为手机和电脑的诱惑太多了!你哪怕只是去记录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你有可能写着写着,一个通知弹出来,你又走神了。

所以,最好的方法,还是用这种手写的方式。它能让你更好地沉浸在当下,专注于记录本身。

这是被很多人验证过的方法了,如果你还没有这种习惯,一定要去试试!

四、驯服走神的隐形武器

下面我再给大家分享一些具体的实操方法:

1、时间可视化

这真的是一个利器,工作的时候,如果觉得自己不够专注,我会在旁边放一个倒计时的闹钟。

对,就是那种能显示数字倒计时的闹钟。

因为这个闹钟就放在这里,它会给你一种天然的紧迫感!

大家想一想,时间的流逝,这件事情它本来是无意识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对吧?它就像空气一样,无形中就溜走了。但是,一个能够记录时间的倒计时闹钟,是不是就可以帮助我们去把这个抽象的流逝过程给它可视化了?!

当你看到这个数字一秒一秒地跳动,你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哎呀,时间不多了,我得赶紧抓紧了!”这种紧迫感。

哪怕你玩的时候,也可以在旁边放一个这个时间,到时候你自然而然地你就会有这种紧迫感了,它就是这么神奇!

让时间显形,紧迫感是专注的最佳催化剂。

2、记录分心次数

前面我们讲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心态,叫不要责备自己,对不对?

这种不好的情绪,很可能就会直接导致拖延。

因为一旦你发现你情绪不好了,我们的大脑又会去转向那些能让你的情绪好转的一些做法,这个时候,你有可能就又开始去做别的事情了,又开始拖延了。

所以,我们先把这个情绪“看见”,然后“承认”这个情绪。

一旦你发现自己又不够专注了,又开始分心了,你可以把它当成一次自我觉察的机会。

你可以去梳理下来:你到底是因为什么而分心?你真正在逃避的这个事情是什么?是什么让你这么有压力?

通过这样的梳理,你是不是就可以去总结出来你的一个压力、分心来源。就像我们之前写复盘的时候一样,会问自己:“今天让你分心的这个事情是什么?”

你不仅可以在复盘的时候去写,你还可以在你发现你分心的那个当下,就立刻去写!

把那个触发你分心的念头,那个让你感到压力的原因,立刻记录下来。这样子的话,你就可以提前地看见这个问题了!

同时,你还可以去记录一个分心的次数。

比如说,很多人的分心来源是手机。每因为手机分心一次,你就记录一下这个次数,还有分心的时间点。

一天下来写完之后,你可能会发现一天居然有50多次都在拿起手机!

当你开始记录的时候,你就对这件事情有觉察了!然后,整个回头一看,我们还可以看一下手机的这个使用时间。因为现在手机都有这个使用时长统计功能,你可以看到你每天花在手机上到底有多久。

你可以给自己定一个屏幕使用时间战斗目标,比如说今天你的手机使用时间是12个小时,那么明天就可以是11个小时。然后后天是不是可以逐步地减少这个使用的时间?

这样循序渐进地去减少,你会发现,你对手机的依赖会越来越小,专注力就会越来越强!

看见情绪,记录分心,对症下药,化解拖延。

3、远离诱惑,从根源解决问题

有一句话叫做: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让这个问题不发生!

如果你发现有什么东西会让你分心,会让你走神,那你就尽量要远离这个分心源!

比如说,你在家里工作的时候,不要把手机带进你的这个房间里面!直接用电脑工作。

因为电脑上也可以登录微信,也可以去跟别人沟通,对吧?它能满足你大部分的沟通需求。

你可以创造一个没有诱惑的、专注的环境。

第二个就是,你可以简化你的办公空间。不要让你的桌面上堆很多很多杂七杂八的东西。

因为你一看到很多的东西,大脑它下意识又开始去获得很多信息了,它是不是会觉得很有负担?然后在这种负担的情况下,它又可能感受到压力,于是又想“逃跑”了

所以,你尽量的让自己在前端去少一些这种压力,你的大脑就会觉得更轻松,你就更有可能在后端去成功地保持专注。

还有一些具体的操作小技巧,大家赶紧记下来:

- 关掉微信、邮件、网页的提醒功能!那些叮咚作响的声音,都是在抢夺你的注意力!

- 还可以设置手机上的APP使用时间。对某些特别容易让你分心的APP,直接设置限时使用。

- 在你需要专注的时候,可以把手机调成静音模式,或者直接勿扰模式。

- 不需要每隔十分钟就要去看一下消息,可以等整点或者每隔一段时间再去看消息。

所有的技巧,都是帮助大家主动掌控信息的来源,而不是被信息牵着鼻子走!

4、合并同类任务

还有一个超级好用的方法是:把同样的事情合并在同一个时间段去做!

就比如说,你要回消息、回邮件,你要去处理这种杂事,包括填一些问卷什么的。这些碎片化的任务,你就可以专门找半个小时去集中的处理。

然后你再用其他的比较长的时间段,去做专注的工作。这样子你专注的时间就会拉长,效率就会更高!

5、记录,持续记录

最后,一旦你有什么担心、有什么恐惧,或者有什么新的计划,及时的写下来!

要么写在你的备忘录上,要么写在一个本子上,及时的去清空大脑,让你的大脑时刻保持这种空空的状态,这样它才能更好地思考,更好地专注!

五、专注力肌群训练

我们聊了那么多策略和技巧,最后再回到专注力本身上。训练专注力,跟锻炼肌肉其实是一模一样的!

专注力本质上也是一种对大脑的训练。你正在训练你大脑里的这些神经通道,这些神经元。

所以说,如果说你一开始你的专注时间比较短,没关系!我觉得要降低预期,不要一开始就要求自己做到几个小时的专注。

假设你就只能做到10分钟的专注,那没关系,你先去够到11分钟,或者15分钟。你每一次给自己设定这样的一个倒计时,你争取在这15分钟之内,先做到专注。

然后等你适应了两三天之后,你再把这个专注的时间给它拉长,从15分钟到20分钟,从20分钟到半小时,不断地去加码这个训练。好,这样子你的专注的所谓的“肌肉”,它就会越来越强!

当然,除了做事本身,你还有其他的方式可以让你的大脑变得更加有劲儿,变得更加强大!

第一个,叫做冥想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去尝试过做冥想,冥想是非常好的一个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去清空大脑里的一些杂念。

它就像给大脑做了一个“大扫除”,让大脑变得清明。

我自己也有很多喜欢的冥想视频和音频,有时间短的,有些时间长的,你们如果没有做过的话,可以自己去体验一下。哪怕每天五分钟,你都会感受到大脑的变化。(也可以私信我给你分享我经常听的冥想音频)

第二个,就是你要去体验专注运动的感觉

运动本身就在给我们赋能,这个时候可以跟专注一起训练。

做任何运动,最好就不要一边运动一边看手机或者怎样。更重要的是,你在运动的时候,要去感受你身体的发力的状态,去感受你流汗的那种感觉,去感受你的呼吸。

让你的注意力回到自己本身,去训练你的这种专注的能力。然后你运动完之后再去工作,你会发现,那个时候你的效率超级高!

因为你的身体得到了放松,大脑得到了唤醒,整个人的状态会非常饱满!

还有一个超级重要,但很多人容易忽略的点,就是我觉得大家一定要勇敢地去面对“无聊”!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现在很多人的多巴胺的阈值太高了!

就是你无法去接受这种无聊的状态,你没有办法对多巴胺进行“戒断”。那你就会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你就会想到说:“我要给自己找一些什么事情来做,要不然太无聊了!”

专注,它必须要先投入进去,而在前段,你就很容易走神,很容易去寻找即时的多巴胺刺激。

所以说,如果可以的话,大家可以每天去安排一个【娱乐戒断时间】,也就是“无聊时间”。

比如说半个小时,或者1个小时。就这一个时间段,你不要碰手机,不要靠近任何电子产品,不要靠近任何可以让你产生多巴胺的东西。你甚至可以让自己就这么无聊着!

比如说,你散步的时候就只是散步,不听音乐不看手机;比如说,你等电梯的时候就只是等电梯,不要掏出手机刷刷刷。

做这些事情你都觉得很无聊了,那这个时候,如果给你一件需要专注的事情去做,你就会觉得:“哇!这个事情好有意思啊!那我做这个呗!”

你就不会觉得那么的难熬了!所以这个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希望今天的分享对你有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