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的感觉该有多好呢?我相信当他们做到了把曾经的那个“自己”真正放下了,为走出这个过程,再回头来看一看时,不觉会感到喜极而泣,这真的值得为自己喝彩呀。
为了生存下来,在远古时代的捕猎现场,祖先们正在等待猎物走入圈套,这时,放哨的发现危险,“嗷”的一声喊叫,大伙们扭头拔腿就跑,这时正在专心捕猎的你看到大伙正在逃跑,你是否会停下来想一想,看一看发生了什么事情吗?答案是,肯定不会,你的选择只有一种,同大伙一样,拔腿就跑,可能会超越比你先跑的,待到安全的地方后,大伙才会围在一起讨论刚才发生的事情。
随着祖先们不断的进化,直到今天,从众心理成为了生存的一项技能,被记忆到每个人的基因池中,同样是为了生存,这一技能也成为了部分人“有意义”的受众体,比如十年前买房的人们,参与到互联网行业中,搭上了财富的快车道。
但一切你看到的真相和结果会是真的吗?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会受到当时环境的影响,这是社会系统环境下背后的集体潜意识,一段时间,人们很难做到不随波逐流,正因为如此,每个人的成长环境里,家庭的教育,学校的标准,社会的认同,逐渐让你努力成为别人眼里的“榜样”。
你会变成“好孩子”,按着别人的样子活着,或许你读过一些书,看过有意义的电影,羡慕那些活出精彩人生的人物,你也会问自己,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价值又在哪里呢?很多的人会这么去想,想不明白也就从众了,别人也是那样的,自己又怎么可能是另类呢,不愿意踏出这一步,继续过着循规蹈矩的人生。
也有一部分人,像小太阳,行走在大众面前,是一束光,让人看得有些耀眼,这才是生命绽放后应该有的样子,荣格说:“每个人有两次生命,第一次是活给别人看的,第二次是活给自己的”。第二次生命是为自己而活,是“自私”的表现吗?肯定不是,它并不指的是只为自己的利益着想,而是拥有自己的评判价值,独立思考的能力,看待问题的底层逻辑,不会去依据外面的评判体系,来衡量自己的自身价值,是真正做自己的样子。
人生的牌由自己去打,人生的棋局由自己掌控,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遇到什么样的人,你靠近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话一点没有错误,认同先是被自己肯定,认同再是被别人肯定,而你的人生是是由你内在的意志去创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