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变得富有,几乎是每个正常人的愿望。但是,在如何变富的道路上,人们却方法各异;甚至大相径庭,毕竟真正变富的人还是少数。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仔细回顾了这么多年自己曾经错失过的变富机会和身边各色人等为了变富不断奋斗不断折腾的经历,现在浓缩成一句话,送给正在看此文的你:
人们往往等不及慢慢变富,从而加速亏掉了本金。
为什么这么说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H是我的一位邻居,他炒股多年,也算是真正的老韭菜了;虽然没赚到钱,但至少也还没有被扫地出局,他每天9:30股市开盘之前正襟危坐于电脑前像个虔诚的教徒一样静候K线启动时上蹿下跳的那一神圣时刻……
一年200多个交易日,他从没有缺席过当天K线的涨涨跌跌。于他而言,孩子的成长重要时刻可以缺席,老婆在意的日子也可以忘记,唯独股票交易一天都不能缺席,哪怕当天看了四个小时K线并没有买卖一手。
我曾经和他讨论过这种短线交易的利弊,确切来讲,是我用自己有限的理论知识在和他纸上谈兵;因为彼时我还从未有过真正的股票交易经验,我只是在外汇交易市场上亏掉了几千美金和三年多的时间。
这三年多的学费使得我认为对所有的金融交易者而言,必须要抛弃过度短线交易转向长线交易才能增加赚钱的概率,他这种天天都在进行买卖的交易者,正是像极了几年前做外汇的我;但当年的我比他更惨,因为外汇市场的K线24小时不停地在上蹿下跳,我却妄想赚到这24小时价格变化的所有的钱;现在想想自己也真是幸运,那时没有猝死在看盘的电脑前。
我把自己三年的失败教训总结告诉他要减少交易次数,做真正的长线持有才是王道的时候,他说我不懂中国股市,中国股市没有价值投资,大家都是投机,无非是账号资金大小的区别而已;而像他这样天天做T的人才有可能赚钱。
当时的我确实不懂中国股市,因为仅仅交易规则中的一个T+1就让我觉得中国股市简直就是垃圾,不如美股和外汇市场秒射秒出那样来的爽。哦,不,是秒进秒出。
但我知道的是:像H这样的操作,他早晚会被迫离开这个市场的。因为,我在外汇市场曾经的经历就是他在中国股市的明天;果不其然,五年后,H最终离开了他专心专研多年的中国股市开始实体生意了。
我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是有点小得意的;因为我对了,多少有点“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幸灾乐祸的感觉的。
然而我错了,我始料未及的是:几年后,我自己又变成了另一个H,生活真是充满了讽刺啊,自己当年曾经苦口婆心地劝诫别人的经验和教训,等到自己亲身去经历了,也是一样的下场,真的是知易行难啊!
2015年3月初,老婆不知道从哪里听说股市行情不错,让我跟着一个亲戚学学炒股票。我其实对国内股市一点也不感兴趣,T+1不说,还不能做空,而我这个亲戚却一直说我聪明会研究云云。当时我自己还有不赚钱但不甘心的项目,就这样我拖拖拉拉地等到了3月26日终于去交易所开通了股票交易账户。
股票账户开通了,我却不知道究竟该买哪支股票,因为面对2000多支股票我毫无感觉;但我对大盘倒是有感觉,可能是以前做外汇经常看盘的后遗症吧。就这样,我和那位亲戚相互讨论着大盘和个股,我也杀入了股市。前期是我告诉她大盘的走势和分析,她推荐个股给我买卖,这样的配合貌似也很不错,感觉每天都在小赚。
老婆一看这样就加大了投入,可是行情早已经走到了顶点我们却丝毫不知。接下来的行情想必大家也都知道了,2015年6月12日,上证指数创下5178高点之后一路下跌,整整跌了一年,后面的心酸往事就不再提了吧,反正就是最后坚持了三年,还是退出了这个市场。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三年中我反反复复地买卖,自以为很聪明的那种,实际上和H并没有什么两样;区别无非就是他天天交易而我则是周周或月月交易罢了。当年我嘲笑H进行短线交易没有前途,而这次我自己却也一样的走入了过度交易的陷阱。
那么,我们大部分人为什么都会这样呢?明明知道那是错误的行为却还是乐此不彼?
我在心平气和的时候认真的思考过这个问题,也进行过自我灵魂拷问。得出的结论就是:
我们绝大部分人都往往等不及慢慢变富……
人们往往等不及慢慢变富,究竟什么意思?
举个栗子吧:
假如你有十万本金,年回报率10%你肯定嫌少;甚至50%你都觉得不够,恨不得翻倍才好。
假如你有一百万本金,年回报率10%你觉得还行;要是30%就很好了。
假如你有一千万本金,年回报率10%你觉得很不错了;你想的是回撤越小越好,你痛恨任何风险……
但假如你只有一万本金,年回报率300%你感觉也没有一点意思……
以上,只是以金融投机为例;其他生意和行业也差不多。
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与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