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熟茶,本身就因其茶性温和,对胃肠道的保健功用明显,饮之助消化,祛疲劳,提神醒脑,减肥降脂等,受到越来多的茶友喜欢和饮用。
熟茶精华老茶头(人们不是一直说“浓缩的都是精华”吗),其茶性沿袭熟茶的温润风格,适合各种爱茶人群品饮。
相比同原料品级的熟茶,老茶头丰富的果胶质所产生的特殊效果是使茶汤的甜度更高,汤色更加红浓艳亮。
老茶头耐泡,能够泡20道水以上,有些年份的老茶头,特别是年两几年随着古树熟茶发酵而成的古树老茶头,耐泡度更佳,因而性价比也很高,特别适合作为口粮茶饮用。
好熟普难遇,好品质的老茶头量更少、更难遇,找相对信得过的茶友或商家。那些经不起高温、又苦涩麻口、刺喉无润感的熟普,少喝不喝也罢。
老茶头冲泡要点:
择水
泡茶用水,各种茶水、茶平台谈论的都很多,因为对于泡茶、喝茶来说,对水的重要性,无论多么追求,都不过分。泡茶头,水,建议和别的泡茶一样,纯净水、矿泉水等水为最佳。
择器
紫砂壶、盖碗最适合浅斟慢品,得半日闲散;飘逸杯、保温杯、玻璃杯泡法快捷便携;玻璃壶、陶壶煮饮法赏旖旎汤色品茶汤甜糯;咖啡机蒸煮法,中西合璧之感。
衬托茶汤之美,可用纯色较浅的白瓷杯;手工朴拙的陶杯,品味熟普茶韵的厚重温暖。
泡茶时,根据喝茶的人数来决定冲泡器具,选好了茶器,再根据其容量来决定投茶量。
投茶量
一般而言,遵循“小容量,少投茶,大容量,多投茶”的原则。
随手抓一把茶叶就往壶里放的泡茶“豪放派”,如果不是经验丰富的老茶客,还是建议婉约一点,先称好投茶量再冲泡。
因为对投茶量的忽视,会造成茶汤的口感不稳定,要么太苦太重,要么太淡太水。如此,白白浪费了好茶,也误解了好茶。
老茶头熟普,想要冲泡出诱人的红亮汤色,唯一法门,就是“宁少勿多”,投茶量增大,汤色必定会较深褐色。
常用的120ml容量的盖碗,建议投茶量5-6克。紫砂壶150ml左右冲泡建议5-7克。
冲泡熟练之后、掌握了手中熟普老茶头的茶性特点之后,再根据自己口感增减投茶量。
泡茶新手,可备一个小巧的电子秤(以克为单位,可精准到小数点后两位)用来称茶,练习对投茶量的把握。
如果发现投茶量少了,切莫在冲泡过程中再次添加茶叶,可以考虑减少注水量。
水温
熟普老茶头,特别是品质突出的古树老茶头,内含物丰富、耐泡度高,能经得起高温。但是,即使能耐高温,要泡出适宜的口感,也是要掌握方法。
一个字:“静”!
烧开的水,请先“静置”一会儿,使沸水安静下来再冲泡。
激荡开来的沸水即刻冲茶,水分子躁动,茶性浮躁不稳,汤亦阻滞不顺。水温太高,茶中内含物浸出较多较快,茶汤宜苦涩难咽,而汤色又深而不亮,耐泡度也降低。
注水方式
注水高、水注粗,茶底翻滚,汤色深暗亦苦涩;
注水低、水注细,茶底静亭,味缓出、色渐润然;
回环式、低注水、水注细,浸泡时短,汤味匀挺。
冲泡老茶头,注水方式一个字:轻。
轻的不止是手法,还是心态,亦是心静、心缓。
出汤时间
浸泡出汤,时间不宜太长。老茶头开始三四道,出汤稍缓问题不大,因为紧结,还没有泡开;中间多道水,出汤慢,茶汤浓度高,汤色易暗褐;泡至最后,汤色淡了后,宜高温闷泡,红浓的汤色又回来了,滋味也更糯醇甘甜。
总之,出汤时间的把握,都是根据上一道汤色及滋味的浓淡,来及时调整的。上一道汤色淡,滋味淡,下一道,就可以提高水温、延长出汤时间。如果上一道汤色浓、滋味浓,下一道,就可以稍快出汤,减少浸泡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