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文从小就喜欢小动物。
在她一岁多的时候,闹着爷爷给她买了一对鹦鹉,是两只小型的虎皮鹦鹉,一只绿色的羽毛里带着点黄色,一只绿色里带着蓝色,不知道哪个是公的,哪只是母的。
小文一岁三个月开始会说话,而且一直带着很重的儿音。鹦鹉关在一个圆柱形的竹笼里,勾在凉衣钢丝绳上,悬在院子花坛的空中。
爷爷告诉她这双鸟儿叫“鹦鹉”,小文念不出“鹦”的读音,文念成了“阿鹉”,她总是蹲在鸟笼子边上冲着它们叫“阿鹉,飞呀!飞呀!”,抓起一把把小米粒喂它们,洒了一地。后来,那只带蓝色羽毛的鹦鹉就叫“阿武”,另外一只体型更小,带黄色羽毛的就叫“飞亚”。
小文看着笼子里的鹦鹉扑腾扇着翅膀,兴奋地冲着它们喊叫着,用手指伸进这笼子里想去触摸,好几次把笼子的门打开,鹦鹉从里面飞了出来,全家人满屋子捉鸟。
一个多月后,刚下班后来,小文带着哭腔说:
“阿武飞走了!”
院里挂着的笼子里只剩下一只蓝色的鹦鹉在笼子里。
“就怪爷爷,是爷爷把它放走的。”
原来,她爷爷喂鸟后忘记了关笼门,那只带黄色的“飞亚”就飞了出去,而带蓝色的“阿武”却留在了笼里,“飞亚”也没有飞远,就落在邻居的屋檐边上,歪着头俯瞰着院子,或许它是在等着蓝色的同伴“阿武”。
屋顶上空时不时有鸽子飞过,“飞亚”受惊,几次扇动翅膀欲飞起,但又不愿意飞回院子里来。它刚逃离樊笼,虽然不舍笼中的伴侣,也不愿意舍弃对自由的向往。
也不知道它有没有趁没人的时间,飞回院子与笼中的那只窃窃私语几句。
就这样,一只在屋顶,一只在笼里,僵持了一天。
“把它捉回来。”
可这又怎么捉得回来呢?
“它们来自于大自然,就把它们一起放回大自然吧!让它们两个在一起吧?”
小文虽然不情愿,看着笼中一只孤单的鸟儿,还是点头同意了。
爷爷打开了笼子的小门,蓝色的“阿武”并没有夺门而出,没有飞走的意思。
“它们是飞走还是回来,让它们自己选择吧!”
第二天早晨起来,笼子里已经空空,“阿武”已经飞走了。屋顶上也看不到它俩的身影,笼子里的食物盒小米粒还是满满的。看来自由飞翔的诱惑胜过了小米粒的吸引力,它们选择了自由。
空笼子挂在院子的花坛上,许久都没有人把它取下来。
小文望着空空的笼子,嘴里嚷嚷:
“爷爷,再给我买个阿武吧,要不买一个小乌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