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1月12到17日这几天,受苗琪的委托,我没有像大多数同学那样回家等着过年,也没有急忙地找寒假工。而是在安科院校团委办公室给学校即将召开的“两会”打杂。17日晚,两会事宜停当,我到寝室匆匆忙忙地收拾了一下铺盖,草草地拿上几本书就赶往蚌埠火车站了。次日凌晨4时到达江苏吴江市火车站,像多数农民工一样我拿出军大衣蜷在车站的一个角落里,借着灯光翻开已经看了一半的——《安娜卡列妮娜》。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托尔斯泰开篇就讲了这足以流传千古的名言,它不仅可以用来描述家庭,如今已经延伸到各个领域了。比如说好学生都是一样的,而坏学生却各有各的不同。成功有一百条标准,所有的成功人士都达到了这些,而失败的只要有一个达不到就不算成功。于是,失败的多样性要远远大于成功。这几乎可以成为“安娜可列尼娜效应了”健康的人都是一样的,病人呢,却各有各的不同。到此为止,我们还没有扯一点和安娜卡列妮娜有关的故事,是不是有点过了?实话实说吧,我出于两个原因不好意思讲:一、她太美,我驾驭不了;二、讲婚后爱情故事我很难为情。我们中国大众视野里面讨论婚姻的作品要数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了。而他的基调也不怎么令人乐观: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这对外面的人来讲实在不算一个好主意。
这本书到底再讲些什么?它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这些问题我没有答案,此刻我脑海里迅速地划过几个镜头:安娜在火车上第一次看到渥伦斯基,安娜渥伦斯基马赛中摔倒,卡列宁为了维护自己的名誉而宽容安娜,可爱的阿廖沙,安娜绝望地在火车站……这是一个悲剧,但它和《孔雀东南飞》又不一样,虽然都是爱情与礼教的冲突,虽然每次都是爱情不胜而胜、礼教不败而败。我迅哥讲“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作为一个凡夫俗子,我的问题是为什么爱情总是和悲剧联系在一块呢?作为男人难道不应该听听迅哥的话吗“女人身上都有女儿的一面以及母亲的一面,不管她多大”。男同胞们要好好体会体会这句话了。
安娜卡列妮娜,这是怎样一个女人呢?一方面,像奥黛丽赫本那样楚楚动人,你看到她就想给予她保护以此来伸张你的大男子主义情怀;另一方面,像白素贞那样神通广大,你看到她就想跟在她后面安心地把自己当做有事业小男人。讨论女生是我不擅长的,总觉得对她们评头论足有些许市侩的意味,不像君子所为。
难道伟大的作品都一样吗?只有你看,你才能领悟;只有你认真生活,你才能体会。这本书多多少少填补了我2013年的那个寒假,同时还有我用《二十几岁别再迷茫》和海光换的《堂吉诃德》。人生真的有N种可能,然而我们只有一个自己,也就是讲只有一个现实。平凡之路也并不是平静如水、一帆风顺的,这一路走来也是五味陈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