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很热闹很煽情的故事,是从傅元凯和自家丫鬟恋爱开始的,不过他俩给故事开了个头,就分别领便当和打酱油去了。
本来,大户人家的少爷,喜欢丫鬟,没什么问题,当个小妾就可以了。和其他大户人家一样,傅元凯的父母也是这么想的。
但是傅元凯受的是新式教育,比《红楼梦》的贾府诸位爷们又进了一步,他不但爱上丫鬟,坚持要娶丫鬟为正妻,实行一夫一妻制。
老爷夫人当然不肯了,丫鬟当正室少奶奶,这像什么话?传出去,家族的脸面和名声还要不要了?
傅老爷把儿子和丫鬟打骂一通,也没能让他们分开,反而更促进他们结合,私奔结婚去也。
当少爷和丫鬟在教堂完成西式婚礼,深情款款地对视时,观众确实从他们笑开花的脸上感受到了幸福。
然而,幸福太短暂了。
丫鬟生了个女儿,少爷很贴心,上山砍柴,给老婆烧热水,怕老婆冻着,结果是自己着了凉,一病就去了西天。
少爷的体质看来不太好啊,如此轻易就挂了。
丫鬟送他的灵柩回家,好死不死赶上老爷寿辰。
老爷这边在喜气洋洋地祝寿呢,冷不丁地给他送回独生儿子的尸体,他可真是又气又悲,自然就把一切怨恨发泄在丫鬟儿媳身上。
傅老爷此时是不会承认这个儿媳的,给赶走了。
丫鬟还没走出丧夫之痛,刚出生的娃又被送人了,双重打击之下,就得了精神病。
这故事说明了一个很浅显的道理,身体健康是很重要的。
要是傅少爷没有病死,他的孩子也不用被送人,妻子也不会得精神病,他们还可以进修,可以创业,可以生更多孩子。
故事的发展就是,少爷和少奶奶带着几个可爱的娃,开着小车,风风光光地回家看父母。然后父母感叹一番,说当初错了,不该反对他们,儿子儿媳表示谅解父母,故事就此大团圆结局。
而不是剧中白发人送黑发人,母女分离的悲剧。少爷和丫鬟也不会领便当和打酱油去了,而是会成为励志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