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一群喜爱阅读的小伙伴battle,一周内至少阅读一本书,而我选了这本《月亮与六便士》。
选这本书是因为,目前自己的感情挫折,让我很焦虑。我想那个人,可惜已经失去。现在的自己放不下,更加拿不起。
我,没有六便士,更不敢奢望月亮。我没有安稳的生活,已经拿不起这份感情,可惜内心却因为放不下这段感情而焦虑万分,焦虑到夜不能寐,饮一杯小酒,勉强能睡下,也会整晚做梦。而梦的内容,也是跟这段不舒畅的感情有关。
我急切地想要知道,毛姆这样伟大作家,他笔下的人物,是怎么取舍面包和爱情的。

一直以来我对自己的认知,就是个没有艺术天分的俗人,没有艺术感触,理解不了艺术家的偏执,还有他们的精神追求。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有点压抑,斯特里克兰的偏执,离经叛道,不道德,怪异,让我内心沉重,有点鄙视他,是的,我更同情斯特洛夫。
我无法理解为什么要抛妻弃子,突然间去画画,还勾引真心对待自己,照顾甚至救了他命的朋友的妻子,以及心安理得当流浪汉,最后在小岛上还让老婆养着。开个玩笑话,这要是放在中国,人们肯定以为他“鬼上身了”,或者被灵魂附体,着了魔了,突然间变了一个人。
我理解不了,这样的一个人,存在价值和意义。可能伟大的艺术家都是贫困潦倒?还是物质十分匮乏的时候,精神力量才会迸发?
看完这本书,我有一大堆的问题,
1、我会不会突然有一天,也会突然做这样的事情?
2、为什么我会觉得斯特里克兰偏执,离经叛道,不负责任?
3、为什么我会同情斯特洛夫?
4、为什么我完全不明白,最后斯特里克兰要把他毕生真正意义上最伟大的作品一把火烧掉?
5、他是怎么做到只把女人当做一种工具的?为什么会那么鄙视爱情?
这些问题,我想不通,实在是想不通。可是我转念一想,都说你看待事物的方式和观点,会反映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我不能理解斯特里克兰的时候,我也在思考自己,究竟为什么会这么想,为什么会这么看待他?阅读这本书给了我一个新的视角,看待自己。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当初选择了另一种生活,现在会过着不一样的人生?
我有想过,所以我似乎能理解了主人公的想法,当你现在过的人生不是你想要的人生,你一点都不快乐,极有可能不断积累着不满,直到某一天你会完全放弃现在的生活,去过你想要的日子。看破红尘的释迦摩尼,放弃王子的地位;曾经名利双收的李叔同,突然出家成为弘一法师;初看,并不能理解他们,而后陷入沉思,如果这样的事情放在自己的身上,似乎就能理解了,人总在追求,想要的,不同的是有些人停留在如果,而另外一些人则显示出难以置信的魄力,去做了。
我想我很有可能突然有一天,会选择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有些事情,现在没有做,不要说什么条件不允许,其实就是自己不够执着和狠心。
最初以为斯特里克兰是疯狂的,突然间一走了之,而后,他的妻子在他离开之后,表现出的悲伤,竟然不是因为爱,而是难以接受被抛下,失了脸面。我既觉得主人公生活没有幸福可言,又觉得他不负责任,我是矛盾的。当你做出的选择,伤害了身边的人,但是你自己是快乐的,满意的,那你会去做吗?人或许就是自私的,利己的,他离开,去追求自己的画画的精神追求,为了全心全意地去做这件事,他选择了将责任和梦想的天平,完全倾斜到梦想的那一边,不留余地,不留后路,因为心中的信念已经足够执着了,然后甚至为了生存,抛下面子,甚至是道德,这就足够狠心了。要知道人,作为一个社会关系的小个体存在,自然会有关系的连接,而他选择了全部抛弃,这样就可以足够纯粹地只追求精神层面的东西。他说,爱情太浪费时间了,而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所以女人对他来说只是工具,而他并不想被女人的爱情捆绑住。
我没有办法这样做,至少现在不可以。我曾梦想过,去一个安静的二线城市,养花种树,跟爱的人过简单的田园生活。我是不能狠下心的,至少现在不能,因为还有有责任和义务。
你同情一个人,极有可能是有同样的遭遇
是的,我同情斯特洛夫。他倾尽所有,物质和爱,全心全意爱自己的妻子,可惜他的妻子并不爱他,甚至并不感谢他,最后宁愿自杀,也不愿意回头。实在是太可怜了。这两年流行的一句话,舔狗舔狗,舔到最后一无所有,放在斯特洛夫身上,简直是完美匹配。而我,也做过这样的事情,放下过骄傲,去爱一个人,爱到失去自我。斯特洛夫是快乐的吗?在这本书里,似乎最开始的他是快乐的,他沉浸在自己的幸福里,我想他那个时候是快乐的。在遭遇背叛之后,我也曾回想过,在知道被背叛以前,我是不是很快乐,我似乎不能否认,是的,很长一段时间,我放不下这段失败的感情,就是因为曾经真的很快乐。我很同情斯特洛夫,某种意义上是在安慰自己,至少曾经快乐和幸福过。
有一个很有趣的测试题,亲情、友情、爱情、金钱、事业,将之排序,你会怎么排列,你会把什么放在第一位?
不用细表,斯特里克兰一定是把事业,精神追求,放在了第一位,甚至是只有这个第一位。而我们呢?又会怎样选?很多人说,会选择平衡,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平衡,不过是劝慰自己的借口罢了,我们忙碌,我们知道人生短促,所以,在不同的阶段只会追求不同的第一位选择,仅此而已。
要月亮,就一定要抛弃六便士吗?我们绝大多数的人是做不到的,因为追求极致的代价很大,而我们没有追求极致的狠心,
所以选择,心里想着月亮,低头为了六便士而活着。
至于怎样选择,都是你自己的人生。我们能做到好的地方,或许只是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最后我依然想不通,为什么斯特里克兰要把他毕生真正意义上最伟大的作品一把火烧掉。这点疑问,作为一个不完美的缺憾吧,留在心里,能让我时常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