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你还买房吗?
身为95后,我已经不稀罕房子所有权了。我想要的是,活在当下,享乐生活,随遇而安,游历全国的 生活方式。
先算一笔经济账,现在想要一户普通房屋的所有权,基本是需要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500万,我们可以做什么?我们可以每年挥霍20万,挥霍25年。我们可以 一周去听一场音乐会,看两场电影,每个月再去和三五好友游玩或独自行游 ,可以(不看书籍价格)任性扫荡自己喜欢的书,可以放任自己的闲情逸致 开一家咖啡书店,开一家猫咪茶馆,可以 谈笑有鸿儒,可以大隐隐于市,可以乐之安之,多么美妙的人生呀!
这般日月的累积下,我们自然会有实力的积攒,笔墨的书香,生活的诗意⋯⋯这样,又何愁没有没有谋生的能力,资金流的流入呢?
将作为 身外之物的 房屋所有权 的看淡,对生活日常点滴美好的把握执着,又何尝不是一种 如向日葵般,对未来充满希望的 生活态度呢?更不用提各种理财手段,可以轻易 “钱生钱”,使钱成为我们实现快乐生活的工具,而不是因为房贷等,被迫承受金钱的奴隶。
很多国家、很多场合、很多资料,以恩格尔系数 来衡量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人们认为,当食物支出占全部支出比例越高时,经济发展状况越好。衣食住行。同样,当我们对房屋的资金投入在所获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比例越少时 ,不就可以表示 :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富有,精神状态越来越丰富充实,不再斤斤计较一砖一瓦、一米一粒的获得,因为我们已经逐渐做到 “路不拾遗 夜不闭户”的理想社会状态了呀。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