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朋友A说,她的间歇性神经病又发作了。
主要症状为:睡不着,白天睡不着,晚上更睡不着!
她知道这是病,是块心病,可惜自己治不了。
五一三天假期,本来过得挺爽,挺过瘾,回味无穷。
节后,A和友人聚餐,聊到了孩子上学的事。
刚刚给孩子报名某国际学校的朋友问A:你闺女小学上哪个学校?
“我们才上幼儿园中班!”
“也就是明年喽,还早啊?”
“你这个学校多钱?”
“10万一年!七七八八下来,大概不到15万!”朋友掰着指头给A算。
学费,餐费,校服,班费,社团费,吧啦吧啦,名目繁多,听得她脑仁疼。
回到家,A和老公讨论明年孩子上学的问题,顺带把家里的经济账捋了一遍:
两个人,全是外企白领,家庭年收入稳定在税后25万左右。
现有一套90平的两室一厅,贷款于去年年底还清。
现在与父母同住,需要置换大的房子。
一辆家用轿车,现代伊兰特。
银行存款不到20万。
年后,二人转了很多楼盘,总算找到一个心仪的房子。120平,三室两厅,首付80万。
由于暂时没有凑齐首付,所以迟迟没有出手。
夫妻二人合计了好几次,都觉得孩子上国际学校的话,有点吃不消。
可是,A打心眼里更倾向于国际学校。
那天晚上之后,她就彻底失眠了:
一个月近1万的学费,外加各种生活开销,再加上新房房贷,分分钟把自己逼死的节奏。
万一,自己失业了?
万一,老公失业了?
万一,家里老人有个三长两短?
万一,有什么事情需要急用钱?
万一……
前些日子还云淡风轻,岁月静好的她被一个又一个万一拉进了另一个世界里,睡不着,想不开,乌云密布。
二
A找我哭诉的时候,我也犯病了,陷在雷同的窘境里自救不得,寝食难安。
也是五一惹得祸,不过是因为买车。
这么些年,我们一直没买车。
北京的时候,老许上班很远,基本靠地铁。
我上班很近,基本靠走。
加上北京车牌摇号,手头紧张,七年就那么过去了。
真心感谢帝都便捷便宜的公共交通,让我们省心也省钱。
不过,也开始变的懒惰。
而我,也直接成了路痴。
来苏州后,一度时间把买车提上日程。
后来,滴滴和优步甚嚣尘上,又把我们买车的想法扼杀在摇篮里。
这个五一,原本屁颠屁颠领着儿子倒地铁,坐公交,玩得不亦乐乎。
“下次放假咱也去郊区转转,或者换个城市?” 看我朋友们晒的出行照,我和老许商量。
两个人越聊越发现,有个车还是非常必要的。
“没车谁带你玩啊?还得去接你!”曾经的邻居一语中的,也一直鼓动我们买车。
车,会无形中扩大你的出行范围,会让你进入另一个群体: 有车一族!
凭什么每次都等人家来接?
两次之后,谁都烦了。
不管别人会不会,反正我会!
我和老许越聊月来劲儿,好像买车迫在眉睫。
也和A一样,两人拿出纸和笔,把这几年的出项,进项罗列清楚。
向来乐观的我顿时傻眼了,我好像买不起辆像样的车了。
如果,现在的我没有了收入;
如果老公的行业不景气;
如果有急需;
如果……
那么,肿么办?
哪里来钱养一辆纯消耗品的车?
我失眠了,连续几天没有深度睡眠。
这种害怕的感觉一点不比当年倾家荡产付了首付,一屁股贷款的感觉逊色。
三
“我们还真是一帮貌似有点什么的穷逼!”
我和A自嘲。
这种抱团取暖的感觉让人不那么孤单,也不那么害怕了。
原来,你也这样。
那么,我就放心了。
人,就是这样,既脆弱,又邪恶。
“文艺点,这种症状应该称为中产危机!”A戏谑。
我们习惯给自己的行为贴个标签,也喜欢把自己套里面。
“明明是中年危机,好吧?” 我回。
无论如何,我们是焦虑了。
到了我们这个年纪,周围的人好像都有这样的症状,或轻或重,大家都好不到哪儿。
我们的年龄相仿,境遇相似。
毕业10年有余,结婚生子,事业不算有成,但也算少有结余。
不算富裕,还算体面。
人前人后,我们好像那么回事。
比60后年轻,比90后富足。
70后的朋友说,你们马上就是社会的主力了,既年轻,又有活力。
这样的标签用来武装灵魂,真挺管用。
至少,我们大部分时候都是斗志昂扬的,我们对生活充满希望,觉得前途一片光明,人生无比美好。
可是,脆弱也如我们,不堪也如我们。
任何一件突发的事件,即便是一笔额外的支出都会一瞬间把我们拉进另一个世界。
貌似强大的我们,实则承受不起。
所以,有时候我们怕了。
我们怕失去工作,怕入不敷出,怕父母老无所依,怕给不了孩子更好的教育。
即便知道,我们这些无处安放的焦虑,其实一文不值,甚至有害无益。
我们还是控制不住去想,控制不住瞻前顾后。
这个时候,活在当下才是最大的谎言。原来用来麻醉自己的狗屁理论一点毛用没有。
但是,我们到底怕什么呢?
这也怕,那也怕。
想不明白,也排解不了。
A安慰说:人家都说,有时候焦虑是一剂良药,或许真有好的功效,说不准带来好运呢!
我们自欺欺人的看着对方笑笑。
其实,我们都知道,过一段时间就自愈了;只是不知道哪天又会犯病,或重,或轻。
而根治这种病的道路注定痛苦与漫长,自己却是唯一的医生。
都说,四十就不惑了。
目前看来,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