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妈妈是个粗枝大叶的女人,如果一定要用花朵来形容我的妈妈,那她是一朵向日葵。
妈妈是一朵坚韧的向日葵,不怕风吹雨打。
上小学的时候,我家离学校特别的远,离妈妈上班的地方离很近。妈妈每天早晨的流程是:早起,做好饭,叫我起床,一起吃饭,骑自行车带我去学校,返回来上班。
小时候只关心自己上学的时间,也没关心过妈妈上班的时间。现在想想,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些事情,还要接着上班,妈妈简直就像是超人一样。
上学,离家,后来工作才归家。
妈妈是最亲近的人,但习惯了所有的理所当然之后,好像很少会静下心来观察她。她的行为习惯在我成年之后,才越来越了解。
长年累月的重复,妈妈形成了急躁的行为模式。能闯红灯,绝不会停下来,在车子的间隙中像泥鳅一样左穿右穿,只留下胆战心惊的我,紧张不已。我们一起过马路,我还在左右看车,她就拉着我的手一路狂奔的对面。外出赶公共汽车,我还在心里想着,错过一辆再等一辆也可以,她就二话不说急急的往前赶。
一开始特别不理解,每次去抢那一两秒中有用吗?这短短的几秒钟会增加多少危险的几率。会向她发脾气,会生气。后来渐渐理解了,她大概已经习惯了那种分秒必争,一分钟当两分钟来用的方式。
讲道理是改变不了她的,但我相信,能量会相互传递,如果有耐心的对待她,她也会在不知不觉当中慢下脚步。
最近的这段时间,我们一起走在街上,她会跟我说,“红灯了,不能闯红灯哦。”“有车,我们停一停。”每当这时候,我就会在心里开心的偷偷的笑。
妈妈是一朵实用的向日葵,可以帮助我解决问题。
小时候,一直认为妈妈是我的机器猫,找不到东西了,妈妈就会变出来。遇到任何困难,告诉妈妈,妈妈都会帮我解决。
上学的时候,每次做作业,我会磨叽到很晚才完成。有个周末,一直到周天晚上快十点了,才想起来还要画画报,整个人都慌张了,不知所措。妈妈会耐心平静安慰我,给我支持。虽然她不会画画,但是她会陪着我,帮我一起完成。
初中的时候不喜欢历史课,上课也不好好听讲,快考试了,很沮丧的跟妈妈说,我不会背,背不过。妈妈说,那我们一起背吧。然后,我就很投入的背了一个晚上。
这些小事情有好多,结果怎样我都不记得了,但是这些画面印在脑海里,偶尔出现,总让我认为妈妈是无所不能的。
后来,我越来越长大,发现妈妈不再那么厉害了,有好多东西她都不懂。
手机教她十遍,她还要问第十一遍。上网,页面上明明都有标示,也不看字,总是问我怎么操作。
她总问我,一开始会教一两遍;后来放弃了,不教了,只帮她操作;再后来,有点无视妈妈的求助了。
孩子长大的瞬间,是从懂事开始,从懂得妈妈与这个社会一起成长的纽带是孩子开始。
小时候面对困难时,很无助,这种无助并不是事件的难易程度,而是认为自己没法一个人面对这些突发的状况。是有了妈妈的陪伴,让我的心里有了底气,觉得不再是自己一个人,并且有了勇气与自信去解决这些问题。
妈妈也不是真的不会,她只是不理解这些新鲜事物,她需要的是慢慢的了解,以及有孩子陪伴鼓励的时光。
后来和妈妈在一起聊天的时候,会跟她将最近又发生了什么新鲜事,又出来了什么新的网络用语,偶尔还会讲些网络段子。发现妈妈学习能力很强,反应也变快了,就说不过她了… …蠢笨如我,觉得自己永远是个孩子。
妈妈是一朵有内涵的向日葵,不停的学习,不停地为自己充电。
我一直觉得妈妈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女人。不是说她有多聪明,而是在教育我的这件事情上虽然差强人意,但是在她的人格特质里,总会有一些闪光点,给我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三四岁那会,人们生活水平刚刚开始提高,别人家都是给孩子买玩具,买洋娃娃。妈妈不是,她给我买书,买儿童画报。我问她要玩具、吃的、喝的她都会犹豫很久,但只要跟她说,买书,买学习用的东西,就会无限支持。
她认为只要是看书,不管是啥,都是好的,只要想学,不管是啥也都是好的。
后果就是,虽然学习很渣,但是非常喜欢看书,初中时学校发的智慧背囊,五本书看的津津有味。高中看青年文摘,一个月不买一两本,内心就会非常痛苦。大学看小说… …
妈妈真的不聪明,对职业也没有什么规划,但是从她年轻到现在,一直没有放弃的就是学习。
生活给她出题目,让她完成。她就会有一个艰难但是一直持续的笨笨的学习过程。我见过她学习到深夜疲惫的状态,也见过运用她的知识解决问题时自信满满的样子。
我的妈妈一直认为她做的事情不值一提,但是她的努力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让我一直相信,不管年龄几何,只要出现了想要做的事情就只管做。
这就是我的妈妈,有时很脆弱,需要耐心的陪伴;有时很聪明,说不过她;有时很努力,如饥似渴的吸收知识。她就像一朵旺盛的向日葵,向着阳光努力盛开。愿她余生永远笑颜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