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选择,用“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的能力,避免同质化竞争,死磕自己,善用时间,做好长期斗争的打算,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最后挣点小钱。
疫情反反复复,我已经无法想象那些不带口罩的日子,
也无法想象说走就走的旅行,甚至更加佩服“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裸辞勇气。
最近,我有时居家办公,会多一点时间思考当下的状态,回忆一下之前的生活。
感觉疫情,改变了我的许多认知,比如,从来没有想过在一线城市会因为吃饭发愁(魔都的失常答卷)。
对于我们普通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做些什么,保持什么样的心态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所以,我想要跟你聊聊的就是:
普通打工人,我们该怎么办?
通过绞尽脑汁,我总结了几点内容,通过“一个人活成了一支队伍”的6种可能性,给你一点启发。
面对
2022年,大厂裁员陆续不断,你可能很后悔没有早日谋出路,只能在家待业,感觉自己很没用,挫败感很强,对未来也充满迷茫。
但,
人生意义不是想出来的,而是活出来的。天天在那儿想着人生意义问题的人,普遍无意义感都非常强。
你总要面对,要相信一个人也可以活成一支队伍。
如果想要稳定,可以选择跟时间做朋友,在平稳期的行业中积累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比如当年明月与《明朝那些事儿》。
如果想要自由,可以为变化准备好弹性空间,然后选择一个自由职业,比如张同学、念乡人周周与他们的视频作品。
但,
这两者都需要一样东西,这样东西叫做能力。
能力如何获得呢?
只能是高效而可怕的勤奋。
因为获得能力的唯一方法就是用时间来换,我们偷不来、要不来,也买不来(摘自刘润《5分钟商学院》)。
认知
疫情之下,你可能会居家办公,许多人都会觉得太爽了,终于可以让老子歇歇啦。
可是,你怎么知道下一次的“毕业”轮不到自己?
你想一下,自己的工作是无可替代的吗,还是核心竞争力足够傲视群雄?
想来,你只是一个普通人,95后甚至00后们,吃的比你好,穿的比你好,脑袋还比你聪明,分分钟有上位取代你的倾向。
你该怎么办?
这时候,你去逛一下或者回忆一下南锣鼓巷等步行街,是不是大部分店铺只有小吃饮料零食和土特产两类。
这是因为极高的成本导致极低的容错空间,最后让整个步行街陷入低水平同质化竞争!
而你,应该避免。
你不应该和年轻人比聪明、比精力,要比经验,那种连绵不绝的经验。
所以,你要在可能的情况下,多去尝试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最大限度拓宽你的认知和选择。
当大家都陷入僵局时,你拿出了一个可行的方案,雪中送炭。
这时候,你虽然是一个人,但是身后有一支强大的队伍正在形成。
利用认知上的差距,让事情多一个可行解,这才能最大程度避免同质化竞争,让你职场常青。
毕竟,人与人最大的差别,是认知的差别。
死磕
综艺《新游记》聚焦普通人,让打工人不再是明星嘉宾的背景板,而是深圳这座城市鲜活的主角。
其中,有个日结工对黄子韬说:我无所谓喜不喜欢,为了生活而已,我没有很多选择。
这是不是也是你的心里话?
没有选择时,只能死磕自己,因为竞争没有不惨烈的。
北大哲学系教授杨立华曾说,
有的时候实在努力累了,躺平一下也没什么问题,不能每天跟打了鸡血似的。但我还是觉得,人活着不能图省力,正确的道路,一定是需要用力的方向。
所以,在认知正在逐渐打开的情况下,死磕的那个人,除了自己还能有谁。
怎么死磕?
项目管理、产品经理都会用的Scrum,就是死磕自己的范本。
善用它,就能充分体会每天没有完成作业的紧张感,以及“燃尽图”中任务逐渐燃尽的成就感。
通过这个,你肯定能感受到,像我一样的项目经理,真的是每天都在死磕自己,从而成为了“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的典型。
转化
封闭隔离,经常让人陷入焦虑和烦躁的情绪中,感觉自己真的是一个人在战斗,同病毒在战斗。
这个时候,就应该学会转化。
《猎罪图鉴》中的画像师,职业很小众,他们的日常就是把证人的口述材料或证据中的文字转化为图像。
最能体现画像师的神奇之处的是,描述人脸的“相貌平平”,居然能派上用场,因为证明这个人五官分布均匀!
毕竟,在普通人看来说“相貌平平”简直就是废话。
所以,隔离期间,时间是你最富有的东西,通过找点事做,来对抗那些逃离不了的苦恼和琐事,不是挺好嘛。
毕竟,你曾经习以为常的那些,可能会换发新的生命。
长期
跟疫情斗争,现在看来是一场“持久战”。这时候,坚持就显得很珍贵。
如果你觉得老生常谈,可以想象《山河月明》中的朱棣。
作为北平城的城主,他就是长期斗争的代表,毕竟一个人拉起了一座城池的峥嵘岁月。
他花了4年多打败朱允炆,又花了14年建造了紫禁城,充实北京,最后终于开创了一个“永乐盛世”。
这个过程很难,但是值得。
因为许多事,从时间的维度看,坚持是成功最快的方式。
虽然,我们大多数人,庸碌人生没有主角光环,我们的故事也不会被拍成影视剧,让大家注视。
但是,在每一次日升日落的背后,都有发光的一群人:
深夜作业的工人、收拾餐桌的小店老板、手挽手过马路的情侣、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外卖小哥、匆忙赶路的上班族...
奇迹
今天的环境下,谈生活是奢侈的,可能你只想着如何活着。
但是每个平凡的人,都有资格创造奇迹,即使这个“奇迹”仅仅是一个属于自己的幸福。
13年前,我这样的新青年,决定闯入大城市的“后院”,然后打开新世界的大门。所以,来到了北京读书,然后工作,成家立业。
我曾靠着实习的工资和导师的补贴,完成了学业;在工作4年后,在北京买下属于自己的一套房子。
这靠的是什么?
死磕自己,以及不断地努力。
现实的生活没有套路,没有美化滤镜,更没有一夜成名。
当然,也是疫情期间,我开始了兼职自媒体写作,断断续续写了20万字,没有成为大V,却找到了自己喜爱的样子。
这段经历,也让我重新凝神聚力,在浮躁的生活中深度思考,保持对世界的独特认知。
毕竟,生活在现代社会,分散我们精神的东西太多了,稍有不慎,就会活得很涣散。
写在最后
今年以来,疫情反复、大厂裁员、上海失守、居家办公、战争继续、毕业生就业难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让普通人都迷茫未来在哪里。
希望你看完这篇文章之后,能够明白:
面对选择,用“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的能力,避免同质化竞争,死磕自己,善用时间,做好长期斗争的打算,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最后挣点小钱。
折叠时空,奋斗就是那个虫洞;折叠距离,时间就是那个戒尺。
作者简介:
柴小火攻城狮,一个爱写文的项目经理。
求关注,求点赞,码字不易,且看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