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坐在图书馆里面,整理了一下自己的碎碎念,突然想到自己这段时间遇到的一件,被老师(教授)反复强调,我自己也从一本本励志书和哲学书里面一次次看到的东西。当然,它每一次出现都是披着不同的外衣,而我所印象最深刻的却不是它,而是它的不同的外衣。幸运的是,今天一个偶尔的瞬间,受到图书馆的一个小小变化的启发,我找到了它,发现外衣之下的它竟然是如此的神似。它的外衣很迷惑,可以说是它的分身,甚至看完后不同意我的意见的小伙伴,也可以把我发现的那个“它”当做一个分身,然后自己去寻找“真正”的它。
那么“它”到底是谁呢?你们很聪明的猜到它是“美丽的陷阱”。我该如何回答呢,对或者不对,“美丽的陷阱”的确是我赋予它的名字,但是名字却不是它,不是吗?所以,如此问题我还是不回答好了,看完后答案自会出现。(不要认为答案一定能够说出来,说不出来的或许是更好的答案,《道经》曰: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在此之前先说说我今天在图书馆遇到的一件事吧。
住在中山大学北校区的孩子都是很苦逼的,记得当初说到中大四校区最宜游玩的好去处,东校园有北望山和落雁台(我去过几次,景致雅观怡人);珠海校区有后山;南校园有园东湖,园西湖,松园湖;北校区有“书山”。
中大北校园的图书馆,是我最喜欢去的地方。而图书馆一楼的饮水机的上面总是会放满各种各样的杯子,我的也是,大家都没有感觉有什么不合适。直到今天下午,我惊讶的发现上面居然一个杯子都没有了,只有一个警示牌,提示大家不要把杯子放在饮水机上。
最重要的是,我发现没有杯子后的饮水机居然如此美观。同时我还发现:我们身边有很多可以改进的东西,可是因为大家习以为常,所以不会去改变,直到改变发生的那一天,我们才发现原来还可以这样。
同时我也感觉到身边很多东西一直都是变化的,同一个道理会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一些情况下我们很容易做出恰当的选择,但是有些时候我们会被蒙蔽,至于其中的原因,哪怕我不说大家也能感受的到。于是我就突兀的想到了“它”——美丽的陷阱,它也是用不同的方式出现,却没有被认出来。
这个陷阱与我们平时说话习惯有关,那就是,我们无论是鼓励还是劝勉任何人(包括我们的家人,朋友,甚至自己)的时候,不要用反面劝告,因为这种劝告方式会误导对方。如果是自己劝告自己,那就会会更加危险。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劝人的时候会用到的一种句式:你不要这样或者你那样做是错的。我们期待的是对方理解自己的苦心,不去那么做,但是实际上对方回应很可能是:哎!我根本没有想到这样,你反而提醒我可以这样做呢!比如父母跟孩子说:不要天天打游戏,别天天上网!这种语言传到孩子的脑海中,否定词是不会出现的,也就变成了:要天天打游戏,要天天上网。那怕现实中孩子停下了打游戏上网的行为,但是在他的潜意识中“天天打游戏”,“天天上网”这个概念却是被加强了!相信大家应该看到不同了,原本只是上网打游戏,被家长强化成了“天天上网,天天打游戏”。这也许正是事与愿违吧。
倘若能够用正面的语言,告诉孩子:你应该去做作业,应该去画画或者学钢琴了!这样就不会产生这种情况。
除此之外,我们也很容易犯这种错误,正如“别忘了学习”总是不如“要好好学习”。“别吃垃圾食品”不如“多吃健康食品”,“不要好吃懒做,那样没有人会喜欢你的”不如“你要勤奋些,这样你会很快乐”……诸如此类,实际上两句话意思一样,但是收到的效果却不一样,正面的劝告比反面劝告更加合适。心理学上也很赞成正面的劝告,而建议避免反面的劝告。
那么反面劝告最合适用在什么时候呢?我其实也不太明白,但是看到从古至今,能够发挥作用的反面劝告,其被劝告的对象大都是帝王将相这种本身就很厉害,而且无论是地位还是智慧水平都很高的一类人,只有这种很强悍的人才能扛得住这种劝谏,然而我们大多数人,并不是国王,所以还是接受正面的劝告吧!
多关注自己劝人和劝自己的方式,别让自己的劝告成了美丽的陷阱,如果发现吃力不讨好时,也可以如此反思自己。然而更重要的还是对自己,要多一些正面的词汇,比如,我很聪明,我只要努力就可以做到,我会很优秀。不要说,我害怕孤单,要说,我需要找一些朋友。不要说,我学不会,要说,我需要更努力些。不要说,我应付不了这件事,所以就不去了,要说,我要去做其他更加重要的事。自己给自己的暗示才是最强大的,因此,不如用积极的,正面的暗示来对待自己。不管结果如何,总会比用反面的暗示好的多。
所以,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呢?我没有细说,我也不知道它是什么,我知道的也不多,而且它无法用语言表达。甚至你们也可以说我是在胡说八道,但是如果能从胡说八道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不也是很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