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诞生之295思路
等到大刘走后,冯清莲立马就把门关紧,在屋子里像驴子拉磨一样转起来。转了不知道多少圈,她觉得自己在关键时刻总是脑子不够使,身边总是需要那么一个商量的人。就比如像父亲一样,只要在需要的时候陪在身边,说说话,聊聊天,她就能迅速的找到正确得出路。他们不需要起到灯塔或者指南针的作用,因为正确方向和道路其实已经固定在她的脑海里,他们就像一把笤帚,只需要替她掸去浮尘就可以了。
回城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她已经掌握十之八九,只是她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路线。她需要更多的信息和观察。同时还有个无法释怀的问题困扰着她,那就是即使她回了城,她回去后怎么办?二弟已经进了工厂,马上三弟也要毕业找工作,她回去后怎么办?她能干点什么?莫非就让她整天去看母亲的脸色生活?让父亲整日里愁眉苦脸唉声叹气?
若是大刘能够靠点谱,她又何至于在这里自寻烦恼。就算是卖身能够换来一段安稳的生活,其实也不是不可以。没有爱情的婚姻比比皆是,不仅仅是尚良正和石黄菊,难道自己的父母亲就不是一对最明显的例子吗?从自己很小的时候,他们两个人就已经不睡在一起,可是随着日子的源远流长,还不是哩哩啦啦的生出了二弟,三弟,四弟和小妹,也没见他们真正的分开。虽然都过的说不上幸福,却没有想象中时时刻刻的都浸泡在苦水里。父亲不是更多的时候还是乐呵呵的吗?
没有爱情的日子就像炒菜缺少了最重要的调味料,可是没有了食粮,那就只能眼睁睁的饿死。这就是现实吧!
她觉得自己能走出自杀的阴影,有勇气把毒药揣进口袋,就是已经是一个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亡命徒。既然已经拥有极大的勇气,她还有什么可以犹豫的?给尚良正写信,一封,两封,三封,他不是也乖乖地回信,恢复了她们之间的交往和联系。她只要认准了的,大致都不会错的。就比如考大学,从开始她就知道自己不是念书的那块料,可她觉得那是个出路,为了博取万分之一的可能,她付出了甚至是牺牲了很多,没有成功,但她也认了。尚北沃走了同样的路,他成功了,那就说明这条路的方向是正确的,只因为自己是个瘸腿的驴子,不适合走下去而已。如果没有回城的消息,她会不会在看透生死之后再试一年,也说不准。
老杨向她透露出大刘的资料都压在赵海礁的手上。这个赵海礁她不熟悉却也不算陌生,人长得说不上多么帅气,可是身上有那么一股子做事的气质,刚刚接触之际,看上去表面很假,一颦一笑都像是在做做,可是不用多说三五句话,就让人觉得舒坦,跟这个人打交道心里踏实。
冯清莲还是决定去找这个赵干部聊聊,既然所有的知青都在闹腾,自己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出头去求教,就算赵海礁也说不上其他的什么。
冯清莲早早的进了公社,就发觉院里的气氛有些紧张,朝里走走,看到在公社的知青办公室门口排着一队人,叽叽喳喳的像是一群呱噪的老鸹。办公室的门还没开,可宿舍区里的每一扇窗子里透出的目光都在关注着这些人。
冯清莲没有再往里走,径直穿过月亮门,去敲赵海礁的宿舍。赵海礁就坐在桌子前看书,可是他却没有应声。
冯清莲挪到窗前,轻轻地敲下玻璃,引起赵海礁的注意。赵海礁头也不抬,只是轻声的说句:“有事去知青办排队吧!”
冯清莲露出淡淡的微笑,轻声轻语的说:“我是找您有点事。”
赵海礁还是没有抬头,说:“知青的事不归我管,去排队吧!”
郑重声明:文字皆是原创,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