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周,整理了下自己这段时间看的一些书籍,真的不整理不知道,一整理才发现,看过的很多东西大多又交还给作者了,真是悲催啊,忍不住暗骂自己一番,过后,深深反思又反思,痛定思痛,我决定先找出病因,再对症下药。
问题很明显,就是学了的东西没有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那为什么学了很多,却忘得也快呢?我根据之前相关阅读和自己的经验得出如下几个原因:
1.能力错觉
脑认知科学研究证实,我们的大脑会产生错觉,把划线的记下来的知识当作已是存储到大脑里的知识了。自以为记下了就可随时调用,殊不知那只是水中花,镜中月,仅仅是个假象。也就是,这样的知识并没有在我们脑海里留下记忆,只是浅浅的留下一个轨迹,不经过几个来回碾压,休想留得住。
2.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
记忆分为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工作记忆一次最多能记住5-7个信息。想要保留这些信息,得需要让这些信息反复活跃起来,也就是得间隔重复,反复排演,否则这些记忆就会被挤出工作记忆,腾出空间用以接收新的信息了。长期记忆就是一个仓库,在工作记忆区的信息经过间隔重复,反复多次,需要一个这样多次重复的过程,才会被存到长期记忆。即使被存储到长期记忆里,也得要定时回访,才能在需要的时候自动想起。
3.无意义学习
学习的知识,没有和自己建立直接的联系。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要学,没有想过学这些东西对自己有什么帮助,或者可以解决什么问题。许多研究证明了,人们更容易记住与自身有关的信息。因此,把所学内容赋予与自己有关的意义,就是尽量和自己扯上关系,这样才会记得深。
4.无提取练习
求多求快的心理,一个劲的往里塞,就是那种只要是好东西都想据为己有的心理作怪。忘记最应该做的是要随时停下来回想,回想的最好时刻是在阅读后24小时内,来个亲密接触。与其不停读书,不如空出时间进行回想练习。每次看完书,回想一下看过的内容,你就知道能记起来的真的不多,这背后的理论支撑就是工作记忆原理。
其实,以上的每一点,都在说明,之所以没有让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没有形成长期记忆,归根结底,都是因为没有应用知识,知识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老话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那么如何才能正确的应用知识呢?
1.开始阅读一本书之前,要有所准备,先大概翻翻,最起码看看目录,从这里可以发现自己已知哪些知识,重点知识是什么?然后提出问题,明确自己想要解决什么问题,一句话,就是把这本书和自己建立起联系。
2.用检视阅读法,粗读一遍书,不懂地方直接略过,读完全书。这时候,对一本书已经有了基本认识,做一张思维导图,记下重点内容和你想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再回读全书的重点部分或者是可以给出问题答案的内容。这样过一遍,再次填充思维导图细节部分。
3.把对自己特别有启发的几个知识点挑出来,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一遍,再结合自己的经验来反思一下,如果用新学的知识是否能更好的解决,再高一个层次,就是设想一下将来会用到哪里。这一过程实则就是《这样读书就够了》的便签读书法,我一般就是脑海里过一遍即可。
4.如果是操作性很强的知识,那就是先找着一个成品,然后按不同部分拆解成小块,对每一独立部分进行刻意练习,然后再组合一起大量练习;如果是理论性很强的书籍,最主要先找出作者的核心理念或者有指导意义的观点,然后思考这个观点和理念能帮自己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5.组块,这和上一条正好相反,上一条是由上而下的拆分练习,组块是由下而上的点到面的构建过程,就像古典老师说的知识晶体成型的过程,一个个知识组块就是一个个知识晶体。组块可以是某一流程,也是各种模型。对于组块,不仅仅要能熟练地组起来,更重要的是要知道用在哪里,怎么用。
输出真的是对阅读最好的反馈,写到这里,我发现正是因为输出,才让我对之前阅读的相关学习书籍有了一个更加深刻清晰的认识,知道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方法。我记得赵周老师的书中提到:学以致用有2种方式,一种是“扩张式”的应用,另一种是“重构式”应用。在这个信息时代,扩张式的学以致用(表面知识应用)已经不适用了,重构式的学以致用(本质性的应用)越来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