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不知道真相,不了解本质的人,是快乐的。 而能够假装不知道真相,不了解本质的人,却是幸福的。 ——《七月与安生》
01
昨晚收到了班委的平安夜礼物,还有一张贺卡。说实话,看到第一句话,我就没有想看下去的心情。原因是那两个敏感字眼“文静”,从小到大,几乎所有老师都会在学生手册上这样评价:“该生性格文静……”老实说,我真的特别讨厌这个词,感觉我20年来的人生都被它所禁锢。
每次新学期到来时,我都默默许愿,想摆脱这个枷锁,然并卵。但凡做出与“文静”一词有些不符的行为,便会招来质疑:“XX,你今天怎么了,这可不像平时的你哦……”渐渐的,我也累了,乏了……
似乎我给人固有的印象就是,文静好学、乖巧懂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我想这大概就是大家眼中的我。
02
而细问,为什么我的性格会如此呢?关于这一点,以前不太明白,现在的我渐渐明白了。其实文静只是我的一层保护色,伪装成文静的模样,只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学龄前的我,原本性格活泼开朗,大大咧咧,爱哭也爱笑,嗓门大,声音相当响亮(与现在的我反差很大)。由于年幼的我,无所畏惧,总爱到处闯祸,自然少不了批评责骂。只怪当时的我年少轻狂,争强好胜,也爱面子,而当时的父母也可能忽略了这一点,没能顾及儿童的自尊心,当众责骂,让我的心灵受到很大的创伤。
03
后来,上了幼儿园,受到老师的教导,脾气有所收敛。之后,看到班里那几个成绩优秀、性格乖巧的小女孩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嘉奖,很是羡慕,可能是一直以来很少被表扬的原因,心里一直渴望着被人赞赏。于是呢,就有了文静的我。我开始效仿他人,伪装自己,而“文静”似乎是一种不褪色的颜料,一旦上色,意味着那会是一段回不去的从前……
就这样,我靠着这层保护色,年复一年,收获了满满的赞赏与嘉奖。可是,渐渐地,我开始厌倦,总觉得这些都是偷来的幸福,其实都不曾真正归属于我。慢慢的,我开始怀念以前那个活泼好动的我,即使肆意妄为、爱闯祸、也经常受到批评。但是,那毕竟是最初的我,一个真实的我,我们都知道,做真实的自我,永远都是最开心的!可如今,伪装成文静的我,除了心累,还能剩下什么呢?
04
后来,在六年级的时候,我实在是压制不住自己了。那段时间,抵触学习的压力,反感沉闷的自己……于是,我迎来了青春期的叛逆,课堂顶撞老师、旷课早退、翻墙逃离校园、泡网吧……那个时候,特别吹捧“再不疯狂,你就老了”,而我也疯狂体验了一段年少轻狂的青葱岁月。
不久前,看了一部电影《七月与安生》,总觉得我与七月有几分相似(请容许我对号入座),外表文静,内心其实是一股被压抑已久的叛逆。现阶段的我,又回归到七月的状态。期待在未来的某个时光里,可以在转角处,邂逅那个年少轻狂的自己。那时候,请容许我再一次叛逆,可好?若人生只如初见,我愿做回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