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回顾:
我参加训练营的初衷是想了解和学习一下如何拆书,对番茄工作法也有点兴趣,因为以前用过番茄钟,其实内心是好奇想看看我默默守了半年的拆书帮,具体学习到底是什么样的。
事件回顾:
看到课程内容和作业发布感觉是懵的,课程内容是原文片+教练的拆书讲解,作业有参考格式,第一天的作业是回顾反思以往经验,直接把方法知识点带入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这和其它训练营都不一样,其它训练营都是学知识学知识,再学知识,这一上来就是要应用的节奏还真有点不太适应,好在以前用过番茄钟,感觉有点底气的,但又是很久以前用过,都忘没了,第一天的回顾我硬着头皮从前一天抽取出一个场景,感觉是生搬硬套地完成了作业。吸取第一天的教训,接下来的学习改为早上先学习课程了解作业,白天没事时大脑就搜索相关,有了思考和灵感就记录下来,后面几天都是以这样的方式进行学习,总结为:提前预习课程和了解作业+思考相关+实践+正式打卡写作业+教练反馈+反思修正
训练进行到第五天,我才真正发现这样课程及作业设计的价值:注重实践,真正的学以致用。不是在那一直啃知识点,而是边用边能深入理解知识点,这颠覆了我以往的学习习惯,以前是想的多做的少,所以再遇到相同知识,感觉学过,但就是联系不起来,有时甚至是学过就忘了,这样的学习过程对我来说确实很难,但是坚持实践下来,收获颇丰。
复盘反思:
收获:一周的学习已经大大超过自己的期望,本来只是想了解一下,没想到真的学到了番茄钟的应用,番茄工作法的内容,甚至是时间管理的相关知识,自己大多是生活和学习场景的实践,正好实现了迁移应用,还做出了日计划并实践,提升了一天的效率,这是自己进步的地方。
不足的地方:
1.没有给每次的番茄钟学习任务设定出一个明确的目标完成标准,其实是对自己要求不够高,例如:拆解文章的学习任务,我只是设定了拆解出文章,但是从中学到了什么写作知识和技巧就没有标准,这些写作技巧我又怎么能一个一个在写文时用上也没有标准,所以即使很认真的学习但是产出少,这是最大的不足。
2.没有理解拆解任务。实践中我都没有去拆解任务,例如,今天写复盘作业一口气用了一个半小时,中间有几次写卡壳的地方,都是靠硬想勉强继续写,直到写完为止,写完后虽然感觉很开心,因为总算搞定一只大青蛙,但是心里也知道写的不满意,有很多想写写不出来的点,也有很多写的多余的地方。那如果我把过程拆解成三个番茄钟,每两个点用一个番茄钟去完成,并事先设定每个番茄钟内的要写的内容写到什么程度,再去复盘,肯定会更高效。我的天呀,才有点理解拆解任务的含义~
重点回顾:
一周的训练实践了单个番茄钟的应用及日计划的执行,学习了如何设定单位时间内的任务目标,如何设定休息时间活动,如何设计一个完整的番茄钟,如何用番茄钟规划和合理利用时间,如何记录时间。我现在主要是用番茄钟来提醒和监督自己,每做一件事尽量保持专注高效,争取按时或提前完成任务,减少拖沓,节省时间,下一步是注重产出。通过学习和实践真正体会到了番茄工作法的价值:提升效率,增加单位时间的产出,合理利用时间,让每一天都过的有张有弛且有意义!
内容反馈:非常满意课程内容!
教练反馈:虽没选择付费教练,但是教练即使非常忙也会抽时间看作业,第一时间反馈我建议,指出优点和不足,让我知道自己还有哪些要改进的地方,教练知道我不方便语音,就辛苦用心地码字给我反馈,非常贴心,感谢我的教练!
教练意向:教练主要是提供反馈及帮助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给出建议,这些我的教练都做到了,暂时想不到其它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