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这地方源于"漠阳江",而漠阳江起名又源于"莫阳",原来阳江最早叫"莫阳",为什么叫"莫阳"?因为阳江在古时,属于古越地方,居住的多是越人。在古越语中,"牛"越语为"莫",(阳江现在称"牛"还叫"牛么");"羊"越语为"阳",和太阳的"阳"。"莫阳"就是牛羊的意思,表明古代的阳江曾经牛羊聚居的地方,或者是牛羊集市。这条江在莫阳,故此叫漠阳江。中国古代地理立位,山北水南曰阴,山南水北曰阳,我们阳江在江之北,所以叫阳江。古代"青"、"春"谓之东,阳春在江东边,所以名叫阳春。
历史沿革据"阳春独石仔古人类文化遗址"考古发现,距今万年以前,两阳人的祖先就已出现。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推行郡县制度。公元前214年派军队攻打珠江流域的越族,秦统一了岭南越族地方后,设置了桂林郡、南海郡、象郡,两阳初属其中的南海郡,开始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汉武帝派兵打败了匈奴后,于公元前111年(武帝元鼎六年)新设了合浦郡高凉县,政治中心在今阳东县大八镇古城(另一说在麻汕上塘村)。高凉县包括今阳江市、恩平市西部、茂名、高州、电白、化州、吴川和罗定的部分地方。高凉县是粤西地区最古的县。
东汉末,两阳属东吴统治范围。公元220年(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孙权将高凉县从汉时的合浦郡分出,设为高凉郡,转由广州管辖,下统三个县:安宁县(今阳江市区及其东部)、高凉县(今阳东县北部地方)、西平县(今江城区白沙街道、埠场镇、平岗镇、阳西县程村镇邻近部分地区)。两阳由县升郡。
南北朝时,两阳的地位显得更为重要了。公元527年(梁大通元年)高凉郡从广州分出,连同杜陵郡、宁康郡、阳春郡等合设为高州。高州州治中心在今江城(从公元527年至649年),管辖今阳江市及茂名市的大部分地方(包括良德)。阳江由郡升格为州,下管郡,郡管县,历时122年,是祖国南疆的交通要冲、军事重镇。
公元606年(隋炀帝大业二年)隋政权把安宁县、高凉县分出部分地方合成一个新县--阳江县。在阳春郡中设阳春县。阳江县、阳春县从此得名。
公元649年(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阳江县、西平县、阳春县、杜陵县等从高州分出,建为恩州,属广州都督府管辖。恩州州治在阳江,从贞观年间唐太宗时建恩州起至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撤除恩州,阳江、阳春各自为县止,两阳被称呼为恩州达719年。此后。江、春两县归肇庆府管辖。
公元1867年(清朝同治六年)阳江县两次升格为直隶州,下辖阳春、开平、恩平等县。公元1870年(同治九年)阳江直隶州改为直隶厅。公元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阳江直隶厅再改为直隶州。公元1912年(民国元年)撤除州府,复设阳江县、阳春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阳江、阳春属江门粤中专区;1953年改属粤西行署;1956年改属湛江专区;1958年冬,合阳江县、阳春县为两阳县;1961年复分为阳江县、阳春县。1983年9月为江门市属县。1988年2月10日,原阳江、阳春两县从江门市分出,新建为阳江市,属地级市建制。下辖现在的阳春市、阳西县、阳东区和江城区。1992年增设海陵岛经济开发试验区,1998年又增设岗侨管理区。
地理位置阳江市地处广东省西南沿海,紧邻珠三角,扼粤西要冲。位于北纬2128’45”——2241’02”,东经11116’35”——11221’51”,东西长112.5公里,南北距132.75公里。陆路距广州247公里,距湛江230公里,距珠海160公里。水路距香港143海里,距澳门129海里。陆地总面积7813.4平方公里,其中丘陵面积占26.03%,山地面积占42.73%,平原面积占22.17%。东与江门市的恩平、台山市交界,北同云浮市的罗定市、新兴县及茂名市的信宜市接壤,西接茂名市的高州市、电白县,南临南海。海岸线长341.5公里,主要岛屿有30个,岛岸线长49.3公里。地势由北向南倾斜,依山傍海,东北有天露山屏障,西北有云雾山环绕。境内最高山峰为望夫山脉的鹅凰嶂,海拔1337米,最长河流为漠阳江,全长199公里,南北贯穿全市,自北向南流入南海。
历史上,阳江和阳春是平级关系,都是县级,阳江县和阳春县。阳江市是地级市,阳春市是由广东省直辖的县级市,阳江代管,法理上阳春并不隶属于阳江。而江城区、阳东区、阳西县是隶属于阳江市。阳春市和阳江市的方言完全不同,两地的生活习俗差别很大。阳春人和阳江人虽然同饮一江水,但是两阳关系不和,由来已久。直到现在阳春人都不会说自己是阳江人,而是说自己是阳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