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读书倾向于逐字逐句把一本书读完,有的人则是非常有指向性的在目录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相对应的页码,而《阅读的方法》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阅读思路。
一本书打开后,可以随意翻看,看得进去就可以成就你短时间的专注阅读;看不进去就可以暂时放回书架,或是再翻开其他页码。
谁说阅读就一定要记笔记?谁规定读书就一定是一件无比严肃的事情?没有所谓阅读的标准姿势,看了本书后,你会发现,在兴趣面前,条条框框只会让人对阅读这项活动产生恐惧。
总之,读书就像是交友,短暂地接触后想要深入了解或敬而远之都可以,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会破坏阅读本身在你心中的地位和形象。
交友也是一样的,你和一个人沟通不够顺畅,不能将这笔账算到所有人头上。换言之,一段内容没有激起你的兴趣,或是一本书不好看,并不能说明所有的书都不好看。
事实上,阅读是成本最低、效果却最显著的成长方式。按照作者的说法,有些人一辈子对某个现象或概念可能钻研了一辈子才会变成一本力作,而作为读者的我们却可以一次性拿走,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保持阅读习惯呢?
所谓的阅读方法,不过就是每个人在对阅读产生兴趣后都会开始发展出最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但是在没能产生阅读兴趣之前,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对知识保持一定的好奇心。
而今天看的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让你对阅读产生兴趣。书中提到的知识面和推荐书单丰富到你无法想象。
所以通读、精读、跳读,任凭读者随意选择,全书分为24个章节,每个章节都可以用20分钟读完。你可以保持连贯的阅读,也可以随意翻阅,它的神奇之处就在于任何一页都涵盖了某个现象、或案例、或概念、或知识点。
所以在我读了大概几十页后,我可以从这本书中看到了很多条支撑我们持续阅读的理由。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感受。
我知道许多人都抱着“趋利避害”的心态,认为对自己无用的东西自然没有必要去接触,这其中就包括书籍。
其实,有时书本中的知识可能并没有什么具体的用处,但是你读过的书并不会白读,因为这些信息已经被记录到大脑里了,当你的现实状况需要应用到这些知识时,它们就会被你的大脑自动抓取。从这一点上来看,我们日常获取信息的渠道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以往接触到的很多领域里的常识或是知识,可能跟我们自身所处的环境以及认知水平根本不会产生关联,但是我们却会在偶然的场景下捕捉到与那些琐碎的知识点相关的信息,这时,我们就会将曾经获取的信息和当下的场景相结合。
这种下意识的做法就会逐渐巩固我们曾经获取的那些知识点,因为这时它就不再是无用的信息了,而是已经进入到我们为自己重建的知识结构中了。
实际上,成长、精进这件事一点都不神秘,就是靠着持续学习这个看似有些普通的做法。
不同行业中的知识、方法或是技巧,都能给我们以更多的启示和引导,比如当我们看到医生和科学家们为得到精准数据不得不采取的那种严肃认真的精神和专注力,用在任何行业都将令人小有成就,甚至有些心理学家会为了一项实验付出十几年的时间,对自身事业的长情以及对自我内心的坚守,就算放在普通人身上,也很难没有作为,不是吗?
遗憾的是,终身学习,原本就是少有人能够坚持下去的行为。所以才有了更多专业的工具书、为的就是解决我们无法将有益的行为坚持到底的问题。
不过最需要帮助的那些人往往都是没有阅读习惯的人,或是根本就不会读书的人。
前两年,我特别喜欢读游记、哲学类的书籍,恰恰是因为那些经历和思考是我短时间内无法触碰的,而在阅读过程中,我也会非常专注,有时甚至会忘了吃饭。
虽然它们距离我的真实生活非常远,但通过观察作者们对自己生活的审时和思考,也让我有了一个不算明确、却足以称之为方向的目标,而当我读的书类别越来越细化、越来越贴近生活本身时,这个目标也变得愈发清晰。
比如我会开始关注生活方式、健康管理、心理及精神方面的知识,从而达到从小处着手、且有效自我完善的目的。
举个例子,就拿实现目标需要从小处着手这个问题,我看过的书中就常常会提到,如《微习惯》《如何想到又做到》《小逻辑》,以及最近正在看的《懒人天才》等。而当同一观点被多个作者、多项实验反复验证时,我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把这个重要信息保留在长期记忆里。
也就是说,我的阅读经历使我从最初对他人的思考、习惯感兴趣,发展到对自己的真实生活感兴趣,这时曾经获取的那些看似无用的信息也就成了为我指引方向的路标。
所以从本质上来看,没有什么无用(没所谓)的信息,不论它们对你的影响是好是坏,谁都无法否认我们曾经接触过的信息会对我们产生某些影响这个事实。
其实书中还有个特别之处,就是在作者的引导下,你能够看到从古至今那些卓越的人的思考方向或是行为习惯,而看到这些后,你就会不自觉地感叹,哪怕我只是做到他们的几十分之一,好像也不错。于是你就会产生想要持续读下去的动力,能够引导我们将阅读行为延续下去,可以说无比重要。
虽然这本书可以成就多次短暂的阅读体验,但最终我们还得有具备把一本书读完的能力。选择跳读,和只会跳读,可是有很大区别的。
真正对阅读感兴趣的人会把读书当作一项无需将其列入待办清单、且每天都不会忘掉的日常事务。他们完全具备了一口气读完一本书的专注力和理解力。
今天提到的这本书并不适合所有人读,因为那些坚持把书读完的书友对读书这件事并不排斥,但需要靠短暂的阅读体验来增强阅读行为的书友却常常在买书——弃读——再买书的过程中反复纠结,他们需要的是强化美好的阅读感受,相比之下,这部分读者更适合阅读本书。
最后,希望这本书能够带给更多读者前进的动力,也能引导更多的人加入读者的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