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阅读,也为能更好地吸取书本知识而读了一些教人怎么阅读的书,比如《深阅读》、《实用性阅读指南》、《如何阅读一本书》等,但最得我心的还是最近刚读完的《书的使用法》。
《书的使用法》作者是日本的出口治明,1948年生于日本三重县美杉村(现为津市),出版该书时出口治明已经60来岁了。他一生阅读量上万册,是日本知名的“阅读大师”,而这本书是他专门为读者打造的一本“读书手册”。
单看书名——《书的使用法》会让人觉得这是一本工具感很强的书,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却没有那种“工具感”更像是和一个开明的长辈在聊天。
作为长辈,他没有咄咄逼人。没有在身为晚辈的你面前“倚老卖老”,更多的是带着一种“谦卑”向你提出自己的建议,但不强求你接受更不会强迫你照着做。
他只是作为一个过来人在聊聊自己的经验之谈,如果对你有用,很荣幸;如果你觉得没用,那么就把“它”搁置一边去找你感兴趣的吧!
所以,《书的使用法》很合我口味。作者出口治明在书中主要解读的是“读书的乐趣”和“读书的用处”这两个问题,当然也分享了他自己的一些读书选书的技巧,在书本最后还推荐了许多他认为比较有用的书籍。
还在书后面很贴心地附上了每一章提到的书目,大大方便了读者们。(如图)
阅读《书的使用法》的过程中感受和收获比较深的是以下几点:
第一、书是获得修养的最有效工具。
我认为,人类生存的意义在于让“世界经营计划的系统”顺利运转。也就是说,一个人只要还活着,就要时刻思考“应该如何理解这个世界,想要改变这个世界的什么地方,自己在其中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
出口治明认为一个人获得修养的方法只有三种:
1.从“他人”处学习;
2.从“书”中学习;
3.从“旅行”中学习。
古语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道出了与人交往交流的真谛,但长大成人出社会后你就会发现受圈子的限制,在身边人身上学到有用的东西是件非常有限的事情。
而旅行虽好,作为社畜能说走就走的几率不大。所以“在人、书、旅行这三者中,最能够有效地获取修养的工具就是书。”
①流传百年的东西(古经典籍)很少出错;
②花费的成本与时间都很少;
③不受场所限制,可以随处获得信息;
④时间轴和空间轴具有压倒性的广度和深度;
⑤能够获得比亲身体验更佳的经历。
所以,旅行和读书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第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故事是最好的引子。
出口治明认为选书的首要标准是“有趣”,如果你觉得这本书没意思的话就很容易半途而废。选书一定要选自己感兴趣的,若一本书正文开始的五页内容就让你兴趣索然,这本书就没必要再继续读了。
通读《书的使用法》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作者对阅读经典书籍的推崇,作者总结了四点原因:
1.能超越时代而留存下来的东西,无疑是经得住考验的,可以无条件相信;
2.能够学习到人类最基本最普遍的喜怒哀乐;
3.可以作为案例分析学习;
4.锻炼自主思考的能力。
其中尤以历史经典书为重,出口治明在过去的60年里大概读过5000本以上的历史书。而他在阅读历史书的时候不会去刻意记住细节和年代,但历史事件的大致经过却都能记住。
在阅读历史书的时候,我会一字一句地认真阅读,同时将书的内容与我了解的事实进行对照思考。这样一来,历史的大致经过就会在我的眼前浮现出来,“那件事和这件事竟然存在着这样的联系”“那个地方发生的事竟然对这个地方造成了影响”,这样就可以从大局的角度来考察那个时代。
并通过尽可能多地去阅读这个时代的历史书理清楚这个年代里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而不是刻意地去背诵历史事件。作者把这种阅读方法比如成“三角形”:(如下图)
受他老人家影响我更想去读一读历史书啦,接下来的书单又丰富了不少。
第三、以书为友,每页细读;
作者出口治明认为读书就像交朋友,就像和朋友聊天。和朋友聊天的时候当全身心投入,你不能在朋友跟你说话的时候开小差吧?那样可会没朋友的,所以对于自己选择的书,出口治明每一页内容都会仔细捧读。
读之前还得换好衣服,洗净双手,端坐着。总之仪式感满满的,但自然的这样敬“书”的人在选书上可谓十分谨慎。
出口治明选书很有一套:
1.选择感兴趣领域的书;
2.选择“有眼缘”的书;
3.先从正文头五页读读看喜不喜欢,再做选择;
4.看三份报纸的“书评专栏”,选择感兴趣的书;(切换成现在的话可以读读书评高手对该书的看法)
5.不迷信作者(以内容为主);
6.通过与其他人交流了解相关领域的书;
7.不读“畅销书”。
而且通常如果是想了解一个领域,他会细读这个领域里比较经典的至少7-8本厚书。然后再读一些这个领域的出版的一些薄书补充前面阅读的缺漏,从而对这个领域形成一个比较全面的知识体系。
阅读这部分的时候我被大大地治愈了,一直以来我的阅读速度都很慢。而且读的时候既想快又希望能够充分吸收书中的知识,结果要么因为读太慢焦虑不已,要么因为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不知所云。
(以下摘录自《书的使用法》)
——“我认为读书和与人交流是一样的。与人交流是没有目录的,而且也不能略过任何内容。”
——“只看目录和标题不等于读书”
——“读得多却记不住就毫无意义”“读书的时候根本没必要追求速度。”
——“阅读的过程中发现有不理解的地方,我会反复阅读这一部分直到理解为止。有时候甚至会回到几页之前重新阅读。我绝不会对不理解的地方置之不理继续读下去,也不会跳过任何部分。”
作者出口治明对书的这种态度非常令我敬佩,也十分值得我们学习:谨慎选择你要读的书,选了就好好读,把它“吃透”。
第四、商务书都是事后诸葛亮,要与它们保持距离;
我非常尊敬的优秀前辈也写过不少商务书籍。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对他非常尊敬,并没有丝毫的厌恶之情。但是,当我读完他写的商务书籍之后,却产生“这种书究竟有什么作用呢”的疑问。
读到上面这段的时候我禁不住“噗嗤一笑”,这老头可真敢说。关于商务书的看法倒是我未曾料到的,但仔细一想又很有道理:在这个充满成功学价值观的社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一个人成功了,就仿佛拥有了某种权威。说啥都有一群人附和,可“成功人士在回顾自己的成功经历时说‘因为我这样做,所以取得了成功。’但任何人也无法保证这种经验能够继续带来成功。”
那不读“事后诸葛亮式”的商务书,读啥?我也想获得成功呀!
哈!出口治明老爷子首推“历史书和优秀的小说”,原因是这两类书不只介绍成功的人,对失败的人也有非常个性鲜明的描写,比事后诸葛亮要更有价值。
与其阅读商务书籍,不如阅读小说和历史书,通过后者我们可以更容易地知道人类是怎样的生物,拥有怎样的智慧,社会是由怎样的要素组成的,人类在怎样的场面会采取怎样的行动,等等。
好的好的,接下来把历史书和经典小说安排上,嘿嘿!
总之,非常开心在八月立秋后这个我最喜欢的季节读到出口治明《书的使用法》这种好书。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时代,一不小心就容易进入“信息茧房”。
每日接受的信息又碎又杂,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哪些是我们需要的?哪些又是被强行灌输的?我读的内容是我想读的,还是被算法给计算的?……
这一连串问题的答案在哪里?如何分辨它们?需要我们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而“读书”是培养独立思考的不二选择。
正如出口治明所言“对于拥有既得利益的人来说,不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的人越多,就越容易受统治。在我们的消费生活中也是如此。”
假如我们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那么就很容易“被割韭菜”,所以坚持读书,读好书,读经典好书,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不二选择。
最后,再以出口治明书中的话做结尾:
只有每个人都抱有“这是真的吗?”的疑问,用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做出选择、保护自己的生活,人们才能够过上更好的日子,工作也才会更加顺利。而要想实现这一切,我们必须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积累作为判断材料的修养。
本文首发今日头条【珞语姝】,各平台同名,已标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