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南方言杂谈-野葡萄

今天写此文,纯属偶然。今天早上,有一学友在我《苘》字文后评论区写到“小时候嘀咕,苘、黑茄子(龙葵)都吃过”。我一见到“龙葵”二字,立马想到小时候,在农村薅草时,见到的“野葡萄”。

印象太深了,因为它的黑色果实,圆球型,如黑豆大小,有点酸甜,是能吃的。薅草的时候,如果碰到野葡萄,先找有没有黑色的果,深紫色的也行。将黑色、紫色的果实摘下来,用大的树叶包好,不舍得吃。薅完草,回到家里,与我妹妹分吃,因为这是当时小孩们一种比较喜欢的“甜”的零食了。

《汉语词典》给“龙葵”的解释是“植物名。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叶互生,椭圆形,全缘或呈波状,花白色,浆果球形,熟时黑色。可供药用”。“龙葵”在国内各地都可以见到,根、叶、茎、花、果皆可入药。有文人赞它“龙葵的外形如灯笼、简单朴素,花语是不故作姿态,不娇柔做作,是自然美”,也有文人赞它“酸浆甜作美,淑气静萦心”。由此可见,人们对“龙葵”的评价很高。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有介绍--龙葵,言其性滑如葵也。苦以菜味名,茄以叶形名;天泡、老鸦眼睛皆以子形名也。与酸浆相类,故加老鸦以物异也。我小时候所在的鲁西南村里人,把“龙葵”叫做“野葡萄”、“黑蛋蛋”,可能在鲁西南其他地方,或者国内其他地方,对它的叫法不太一样,如有的叫苦葵、苦菜、天茄子、水茄、野茄子、黑茄子,也有叫天泡草、老鸦酸浆草、老鸦眼睛、天救儿草、黑天棵、龙眼草等。不知您的家乡称“龙葵”为何名?又使您回忆起哪些有意义、有趣的事情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查《百科》得知,苘原产于印度,是一年生草本,为锦葵科苘麻,高0.3~~2m,全株密生茸毛状星状毛,直径粗细不等。叶...
    一两茶叶阅读 582评论 7 5
  • 网友“都市村夫”2021年3月13日,在我所发“鲁西南方言杂谈-箔”文章后面的评论中,写了一首“箔”的诗,诗全文是...
    一两茶叶阅读 585评论 0 4
  • 上世纪,也就是实施土地承包制改革之前,我的故乡鲁西南农村还是比较贫穷的,家里基本上没有板凳可坐。常见到当作板凳用的...
    一两茶叶阅读 490评论 0 4
  • 上世纪之前,在鲁西南地区的农村,有一个几乎家家都有,家家常用的,用高粱秫秸编制而成的物件-箔(拼音bó)。当地人也...
    一两茶叶阅读 405评论 0 3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迷月闪星情阅读 10,620评论 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