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修.利伯曼在《社交天性:人类社交三大驱动力》中说:无论是否期望得到回报,帮助他人都会让我们拥有美好的感觉。
生活中,人们都会遇到亲戚朋友请求帮忙的时候,只要是没有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我们何不助人为乐呢?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自己也会得到快乐。
同学群里有人请求在拼**上帮忙助力。我是不用这个系统网购的,所以每次有人发这样的帮忙请求时,我都会专门下载这个APP进行帮忙。既然是愿意给别人帮忙,就不会在乎这样的小麻烦。
下载点击链接之后,系统提示,我中了几十元的免费购物券,需要用这个券购买商品才能助力。
心想哪有‘免费’这么便宜的事啊,就想退出。又一想,既然是帮忙,那就看一下吧。如果花钱不多就能帮到人家,顺便也购物了,也算是两全其美了!
于是点击购买,进去页面后,展示的商品大多十几块钱。免费券可以抵扣一部分,自己再出一部分。
看见一个小的天文望远镜,自己只需出8元钱。就这个吧,儿子一直想要个天文望远镜。这个再不济也能抵个普通望远镜玩一玩吧?何况还能帮到朋友。
付款后,系统又提示买够3笔就可以助力朋友了。感情这是连环套娃式诱导消费呀,谁知道“喝完这三杯,会不会再来三杯呢? ”
果断退出并卸载了这个app,那个小望远镜也没有退货。对不起了朋友,帮不到你了。
帮助他人,最好是不要损害到自己的利益。把帮忙变成了自己的负担,就是自讨苦吃,这是自己和被帮助的人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过了几天我都忘了这件事情,儿子变戏法似的拿出了一个小望远镜,我还以为是他自己买的呢,他说不是的呀。
我才突然想起我买过这个东西,可是翻看手机,没有到货信息。嗯,很可能是小家伙看完信息给我删了,然后去取了快递。
看着儿子捣鼓这个黑不溜秋的小东西,我也没在意,可能也就是个玩具吧。
晚上儿子喊我去看月亮,接过他手里的“小黑”对向半圆的月亮。哟!还挺清楚呢,月亮上的山啊,坑啊都能看见。通过调节还可以看地面上远处的风景。
从那之后,每次出门转的时候都带着“小黑”,用它看远处的风景还真挺不错的,为我们的外出增添了不一样的视角。
没想到,没帮到朋友却帮到了自己,真是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啊!
美国文学家爱默生曾说:“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真诚地帮助别人之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社区工作人员孙静芬,负责帮助5个曾受过暴力伤害的小孩,让他们走出自闭,恢复交朋友、接触人群的能力。
她决定办一个烤肉联谊,邀请春蕾幼儿园的一些小朋友参加,用来帮助这5位小朋友。
她预先告诉5位“小主人”,来的这10位小客人都很友善、很有礼貌的,他们也要尽到主人待客的责任。
但是当10位小朋友“冲”进来的时候,这5位小主人还是躲在房子的角落,像一群受到惊吓的小鸡一样不肯出来。
不管孙静芬怎么劝诱,这5只颤抖的“小鸡”还是不肯主动和别人交谈。
她灵机一动,对他们说到:“今天客人比较多,我一个人有点忙不过来了,你们有没有人愿意给我帮忙啊?”
这5个小孩居然马上就答应了,他们争着抢着帮老师烤肉,有的刷油,有的撒调料,有的翻面。
孙老师又请“小主人”们,帮忙把烤好的肉,送到“小客人”们的餐桌上。渐渐的熟络了,不用老师的引导,主人和客人一起吃,一起玩,很自然地开始交起朋友来。
孙静芬没有想到,这样一个小小请求,竟然能够达到如此好的效果。平时,孩子们都是接受帮助的,今天孩子们变成了给予帮助的人,他们从帮助别人中找到真正的自信了。
人类是群居物种,互相帮助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技能之一。永远不要吝啬你能帮助别人的善意,助人为乐不仅仅是出于善意,它也能带给我们内心的宁静和满足,并且助我们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