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到食堂吃饭,依旧没有什么空位,桌上堆着上一个人或者上上个人吃完留下的纸袋和鸡蛋皮。不远处负责整理餐具的阿姨一遍又一遍拿着抹布清理桌子,像这样的场景每天都会在这个供几千人吃饭的大食堂里上演三遍。
大多数人吃完早饭会顺手带走餐具,而留下袋子觉得理所应当,总会有阿姨来清理,每次放眼望去没有几张桌子是干干净净的。堆在桌子上的纸袋不仅增加了阿姨的工作量,也影响下一位就餐同学的心情。
其实带走纸袋只是回收餐具时顺便就能做的,用餐完毕清理好餐桌,方便下一个人用餐。现在这种情况导致的是恶性循环,你不收我也不收,我不收他也不收。然后每天吃早饭看着上一个人的纸袋,就能猜到他早上吃了什么,吃了多少。还能顺便回忆一下这个窗口,昨天中午炒菜给的又少了,米饭有点硬。估计只有这样的联想才能缓解桌上乱七八糟带给心里的不适。
也见过有人嫌弃,不过方向不一样,嫌阿姨收拾的慢,而不是嫌弃为什么上一个人不带走它们。甚至叫来不远处收拾的阿姨先打扫这张餐桌,等到他们走后桌上又是新的垃圾。这真的不是在家楼下吃饭的早餐店,学校食堂早饭人流量大,餐桌量虽然多,但平均使用率仍高。没有人赶得急有人离桌就能上来收拾,更何况只有一个阿姨。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在于互相尊重,互相理解。随手带走餐后垃圾,对阿姨是一种尊重,对下一个人也是一种尊重。真正的良性循环是人走桌净,方便你我他。这才是学生在食堂用餐回收餐具时真正需要做到的。
也见过吃完饭不仅带走垃圾,还用卫生纸擦干净桌子的同学,只是不多。大概一个人真正的修养在于细节,不管怎样伪装,这些也都是装不来的。
随手可做的事有很多,做这些事不是在于有谁要求必须这样做,而是你做了这些,会在不经意间帮助了别人,尊重了别人。在某一个瞬间,你也会受到别人不经意间的帮助。
崔是我遇见过相处最为舒服的朋友,和她在一起总是不知不觉间就被照顾。一起吃饭会记得对方的喜好,聊天会记得你所有的忌讳一一避开。也会帮助别人按电梯,提醒这个不到那一层旁边的到。其实她根本不用做这些,她总说与人方便与己方便,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平常说话温温柔柔,很少见她发脾气,这样的女生不算少,但大多数换来的除了别人的欣赏还有看不惯。
做一件事不该只考虑到自己,相关联的因素有很多,有一句歌词这样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做事之前想想我这样做会不会给其他人带来麻烦,怎样能解决这个问题。感谢的话常挂在嘴边,以爱看世界那看到的都是爱,尊重换来的是被尊重。自我为中心是不可取,换位思考也是一种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