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吃饭的时候,校长跟班主任告状:你班四个男生昨晚第十节课在厕所躲了半节课。班主任就问:都有谁?啥课?为啥躲厕所里?
打听好了情况,学生吃饭的时间就到了。从陆陆续续进食堂的学生中揪出“犯事儿”的哥儿四个,直接吩咐:吃完饭刷盘子!有孩子反应快,直接答应;阚同学就装糊涂问:为啥?班主任老师就问他,你昨天晚自习干啥了?他还装糊涂,旁边同伙就提醒他说:不是猫厕所让校长逮着了嘛!阚同学仿佛恍然大悟,但还是不死心,争辩说不怨我们!老师说出去了就再别回来了!班主任再问他:上课能出去吗?早就告诉你上课没有极特殊情况不行上厕所吧!废话少说,老规矩,刷餐盘!阚同学无话可说,哥儿仨也乖乖的去水池干活儿去了。
四个小伙儿排成一溜刷碗,一边嘴里不闲着,互相指责;更有不怕挨揍者,站旁边监督,不时挑出一个碗,让他们重刷,惹来哥儿四个或是一阵埋怨或是“恶狠狠”的吓唬;老师就幸灾乐祸的告诉他们,往后还得犯错误,要不食堂阿姨干活儿没帮手啊!今天上课还得去厕所蹲着啊!哥儿四个异口同声的说:不了不了,厕所味道真不好啊!还冷!刷盘子需要技术!阿姨太辛苦了!
“蹲厕所”事件似乎圆满解决,班主任老师开始反思:为什么孩子宁可去厕所蹲着也不愿意上课?刷盘子能从根本上杜绝学生课堂上身在曹营心在汉的问题吗?在蹲厕所事件中,老师和学生都在扮演什么角色呢?
很多问题似乎答案很简单,但现实中却是无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