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序格局”一词,来源于费孝通所写的一本书名为《乡土中国》。差序格局是书中最为重要的章节,是每一段文字论述的基础。但,我们往往只有辩证地看待作者所提出的观点,才能真正的明白其背后目的,在新城真正的对话中理解内容的本质(中国传统社会因素)。
想要明白差序格局从何而来,就要了解费孝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这本书所主要讲述的是中国社会的本质(多为基层)以及其问题、解决方法。书的出版时间是1948年到1952年,正值新中国成立。对于这个时代的人们来说,由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中国,中国的社会和以何能的问题至关重要。而费孝通便开始着手研究。他有早期去西方研学的背景,主要领域包括人类学、社会学。在他学习的同时,领域正巧碰上改革,学科的研究方式是通过下乡工作并解释所看到的现象为主,使得其更接近地气。这也就表明,学科给予费孝通的影响会让他更加注重世界的实然状态。首先在我看来,实然更加接近现实,更加可以让我们意识到问题,能够针对问题进行相应的有效的解决。但是其次,关注实然而不关注应然的状态会缺少更高境界和层次的引领,从而让最终的解决方法或者结果失去有效性。这就是为什么哲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说很重要。那么费孝通又是怎么做的呢?
作者所讲的差序格局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由一块石头投入河流中所泛起的涟漪而形成的连锁反应,可以理解为由一个人不断向外推的过程,从自己到家族再到国家。但是涟漪没有所谓的边界,不像西方那样如一捆捆柴火所形成的边界感意识。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费孝通认为中国乡土社会中充满“私”的特性,其关注重点不在于责任和权利,而是情谊和利。这肯定会造成很多问题。而费孝通认为如要解决就需要通过孔夫子所说的“克己复礼”的方式,来消除“私”,把每一个个体放在团体中看待,提高“边界感意识”。并且,费孝通认为只有通过“克己”才能解决,因为中国传统社会中没有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实在联系。但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是要改变中国乡土社会的现状,并以西方社会体制为基准改革。这和他早期的研学经历有很大关系。但最重要的是,这是一个非西方的国度,多种文化和体制与西方有着根本的差别,如果纯粹不坚守中国本身传统文化,那无疑是走向极端。因为在这个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世界中,没有人可以确保一种文化体制比另一种优。尽管作者在书中并没有表现出类似激进的语言,但是他的态度证明了一切。如果中国传统社会体制没有问题,他也不会去解决。而正因为他的社会学背景,使得他完全同意西方的社会体制。但是他又以出自能够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先贤孔子口中的“克己”来解释自己的观点,这看似非常符合逻辑,但事实上作者是在借孔子的话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众所周知,儒家中的仁心外推是每一个生而为人的存在者应然去做的,但是“做”却不是类似石头入河的比喻,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
在作者看来的差序格局,只有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判断,实际上也包含在作者看来欠缺的个人主义(及类团体主义)。个人主义是相对于团体的存在存在的概念。是在团体的角度看个体。那为什么作者仍然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原因在于中国的哲学文化具备早熟性,所有的事理早就被人们所认识到,但是往往认识到的会更加习以为常,最终导致不重视而变成世俗化的教条或者堕落形态。这其中不妨政治上对儒家名义对利用,“外儒内法”便是典型的例子。以及儒家思想的灵活性,难以教化世俗之人。儒家向来对人的要求很高,也存在一种理想中的国治目的。但是非常难。
那么我们需要做什么呢?没错,西方的文化我们确实需要,优秀的制度我们可以参考,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自己的根,自己的本。我们并非来自于一个没有传统文化根基的国家,儒家的天道需要我们新的领会,也需要境界高的人对我们灵魂的唤醒,以及一定程度上外在的形势。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这,也是现如今常常说起的“复”与“兴”的问题。看似离我们遥远,实则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哲本身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是,更为重要的,最根本的,是自己的与自己的对话,是自己对现状的不断超越。认识到此,才能有实现真正“复兴”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