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正直的麻油君
图 | 来自网络收集
这一定不是我一个人的想法:我们正在变得越来越×冷淡。跟生理周期无关,越年轻,越性致缺缺;不仅作为一种生理状态,而且作为一种审美文化,×冷淡已颇具拥趸者。
最早和最为人熟知的冷淡风格奉行者,是秀场上摆着千年不变扑克脸、肉体如雕刻般精美、就是没有一丝人肉味儿的男模女模们,以及以MUJI无印良品为代表的日本设计美学。
日本成为性冷淡文化的代表是很有说明意义的,至少说明性冷淡文化的两点重要成因:1. 过度的外界刺激降低了人体的敏感度。现在的我们比古人接触到更多的声色犬马,持续暴露在这样的刺激环境下,敏感度自然有所下降,这是人体适应环境的结果,否则岂不是每天都要兴奋而死。日本作为AV生产和出口第一大国,年轻人的结婚意愿、谈恋爱热度奇低,甚至出现了情愿跟电子游戏中的虚拟人物厮守终生的不婚群体,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成因 2. 受到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的限制。日本国的情况大家都知道,资源要省着点用,长久以来大家都形成了克制自己欲望到一个极限值的习惯和能力。日本国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项传统品德就是不要给别人添麻烦,不要给环境添麻烦,过于热情也是一种负担呢。
人活在世上,要吃要喝要穿衣服还要看电视,活着就要花钱,就要消耗能源,就有一些植物和动物在地球上死去,一些矿石被燃烧。生而为人,真是十分抱歉。
住小一点的房子,穿不用太多装饰的衣服,吃简单制作的食物,说话轻声细语,少消耗一点氧气。一时也不知道能做点什么,那么就尽量不给环境添麻烦吧。
当然也有芬兰人这样即使地方很大,需要的私人空间也很大的不符合常理的天然冷淡患者。
如果用能量场的说法——不是有段时间你们很喜欢说正能量负能量什么的嘛——×冷淡人士就接近于零能量。既不索取,也不输出,与外界的能量交换近乎于没有。他冷静得就像一块石头。
冷淡是一种难以逆向发展的大趋势。
我在这里试图说明两个表面上看起来完全矛盾的观点:
一,冷淡是冷淡者本人无法选择的病理状态。他即使渴望热情活跃的生活,也无法产生那样的情绪。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的冷淡病很大程度上是环境造就的,如我们前文所说“过度的刺激”、“资源危机”。
我提出这个观点主要是为了反对对冷淡者的污蔑,认为他们对冷淡风格的偏重是一种可以选择的矫揉造作——他们只有在那种设计中才能感到舒适,才能产生身心的共鸣,并非刻意追求塑造一种清高形象。
二,冷淡又是冷淡者自主选择的自然结果。冷淡者大多有精神洁癖,就像无印良品的一个设计理念是“去掉所有无用”,只保留下最低限度的真正需要之物,从而造就了令人惊奇的简洁实用风格。冷淡者对自己也有这样的挑剔要求,不容许一丁点违背本心、违背自己美学原则的东西存在于自己的场域里。总是挑挑拣拣,扔掉的比收回来的多,世界自然越来越冷清了。总有一天,他会觉得自己就是最大的无用之物,会选择抹消自己的存在本身来成全美学。
从社会的宏观层面上讲,性冷淡主义是一个社会的物质文化发展成熟到一定程度必然出现的现象,所有成熟之后的文化都开始脱离原始欲望,开始无性化或者说超越了性别。
所以我觉得高度成熟的文化都是性冷淡的,无论采取何种表现形式,醉心于艺术塔尖的搭建的本人都超越了性和其他基础欲望。
蕾丝和兔子未必就不冷淡,当观看者着迷于服装本身而非穿着它们的人;严丝合缝的制服未必就真的禁欲,如果看的人只想把那制服扒光。
冷淡的反义词?
真正与性冷淡不可共存的是油腻和新生。
性冷淡文化是一种有距离的审美,就像是把蝴蝶风干了以后镶在玻璃缸子里做成标本欣赏,不再新鲜,也不再腐坏,从而有研究精进的余地;与它相反的则是生活腐坏的那一面,是买多了的菜被不经意地放在墙角腐烂流出的脓水,是市场里大妈熟练地砍价同时喷出来的口水,是金链大哥掀起衣服露出的油腻腻的肚皮。这些也是一种文化,另一种文化。
另一种异文化是刚刚出生的那群,懵懂无知,未受驯养的天然,它们是如此的新鲜,触动冷淡者最初的生命体验。
所以有人说,文艺女青年这种病,要么变老,要么生个孩子就好了,也不是没有道理。
结语
冷淡很可能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无法治愈的流行病,但愿我们在走向精致和自我克制的途中,不要走向狭仄和自我厌弃,同时时时回到自然本性中休憩,感受生活的生猛和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