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格方能致远,静心即能升格
河南 张志华
我在生活中一直信奉“只有学得精彩,方能活得精彩。”所以经常自诩一直走在学习的道路上,努力参加了各种“学”,积极践行“活到老学到老。”但凡事都应该有度,尤其是近期跟着“早起的奇迹”平台学习《道德经》经典学习,我发现“学”,就要讲究道和术。否则,真是所获有限,不知其可。
究竟什么是学习的“道”和学习的“术”呢?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我们究竟为什么要学呢?
我们先来搞清楚“道”是什么,“术”是什么。“道”指的是抽象的、不实用的规律,而“术”呢是一些实操的技能。著名学者王东岳曾说,“术”就是看你能驱动什么,而“道”呢就是看你在被什么东西驱动。这么一说,“道”和“术”的分别就特别清楚了。我们明白这二者的区别不在于抽象还是具体,务虚还是实用,而是以人为分界线的。整个世界中,人能够努力、能改变的那部分,那就是“术”。而人必须认同、必须遵循的那部分,那就是“道”。这么说来,不正好契合那句著名的话吗?知道什么东西不能改变,这是平和;知道什么东西可以改变,这是勇气。而知道二者之间的分别,这就是智慧啊。有“道”,有“术”,才是智慧啊。
回到学习中的道与术,我想“道”应该指关于学习的理念、学习的思维,就是学习中必须认同遵循的东西,道还应包括顶层设计思维,也叫战略思维,而“术”应该指的是学习的方法、学习的习惯则是学习中的术。
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案例:有一个很优秀的管理者,工作一直做的很好,有一次同事无意间看到这个人跟女儿一起制定的学习计划,那时大家才真正知道,这个人做工作之所以做的好,因为跟他女儿一起制定的的学习计划里,包括了愿景,价值,目标,分解,行动计划。他其实是按照工作的一个思维去处理孩子学习这件事,可以发散一下,我们的个人成长,家庭建设等是否也需要使命愿景价值观行为准则,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去努力,去行动,去解决问题呢?
这个案例立即让我警觉反思自己:我发现,我在个人成长上面,我一直陷入目标缺失,无道无术。那学习的道和术究竟藏在哪里呢?
《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已。“空生静,静生定,定生慧,慧至从容.从容生活,有何不可至,不可求”都是老子道德经中的思想,道法自然,是出自《道德经》的哲学思想。意思是:知道应该达到的境界才能使自己的志向坚定,有了确定的志向,才能心静不乱,心静不乱才能安稳泰然,安稳泰然才能行事思虑周详,行事思虑周详才能达到至善的最高境界。心定而志定,心静而安然,心安而周详,心详而有得。这里面,心定、归位尤其重要。定格,静心,归位,才能全力以赴将工作做到极致。
从大禹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入的典故中,我们看到了大禹突破障碍,取得水患成功背后的智慧,大禹把自己的身心彻彻底底的定在了治理水患这个点上,直到成功为止,这就是定能生慧的智慧。
定能生慧包括四个方面,定志向,定目标,定平台,定成长。
定志向:一个人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是他志向的表示,志向就像人生路上的指明灯,笃志则会行远。在《中国达人秀》的舞台上,10岁就失去双手的刘伟用双脚演奏了一曲《梦中的婚礼》,全场静寂,只闻优美的旋律,当评委高晓松问他这一切是怎么做到的时候,他说“我的人生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刘伟在用自己的灵魂告诉我们,笃定志向,努力就有可能!“立志”是我们人生应该学会的第一步,你的志向有多高,那你的路就有多远。无志者,天才可归于平庸,有志者垄亩亦可飞鸿鹄。
定目标:世界顶尖潜能大师安东尼·罗宾曾这样说:”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设定自己的奋斗目标时,不应该好高骛远,目标制定需要明确、具体,有时限性,有一定的挑战性及竞争性。就如同我们这9个伙伴积极参加这个自发的生命化写作挑战,这是对我们人生的一种自我鞭策,有了明确的目标就会产生前进的动力,有了强大的动力,就会灌注不懈的努力,有了不懈的努力,就能收获达成目标的喜悦。
定方向(平台):接下来还要确定定平台(方向),需要对自己水平、能力、心理承受度做全面分析,哪些是你能很好应用自身优势的领域,哪些是你发挥不力的劣势领域,哪些是通过博一博可以突破的机会领域,我想我们方向定错了则南辕而北辙,不仅离目标越来越远,还会因此频繁更换地点,或者是走回头路而付出较大的代价。方向定对了,就可以在一个地方,围绕一个职业长期稳定发展,从而不断的增长自身资历和经验,成为某一领域的顶尖级人才。通过分析后明确后期努力的方向,如此循序渐进,日积月累,定能收获高价值的成效。
定成长:成长的意义在于不断进步,没有一步登天的成长,只有循序渐进的进步。成长也需要定位,我们不仅需要思考不同阶段该拥有的不同成长的模式,我们还要界定不同时期成长的幅度,寻着成长定位的方向,我们就会用脚踏实地、不断进取去领跃不同过程、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对成长的渴望,我们会在成长的过程中懂得去竞争,去坚持。
定能生静,静能生慧,慧生万物。只有我们真正静了,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才会出现。一忧一喜皆心火,一荣一枯皆眼尘,静心看透炎凉事,千古不做梦里人。聪明之人,一味向前看;智慧之人,事事向后看;聪明之人,是战胜别人的人;智慧之人,是战胜自己的人。修心当以净心为要,修道当以无我为基。过去事,过去心,不可记得;现在事,现在心,随缘即可;未来事,未来心,休必劳心。用心养花,花花皆是芬芳;用心烧菜,菜菜皆是美味;用心作人,人人皆是好人;用心交友,友友皆是贵人;用心爱人,人人皆是亲人;用心做事,事事皆是好事;用心念佛,念念皆是功德;用心学法,法法皆可明心;用心参禅,禅禅皆可见性。降伏自心,心魔皆可净除;善用其心,无心却也有心。
静生智,定生慧。只有当一个心灵沉静,定力才能强大,智慧也会由此而来。反之,当一个人心浮气躁、利欲熏心,则会急功近利,行事鲁莽。一杯水晃来晃去你看不清,稍微沉静,你就会看清楚了。当你持续进入静的感觉的时候,很多事情就像水落石出一样。什么是智慧? 智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慧能超前意识。智慧从哪里来?从静、定中来,静则生智,定则生慧。“静”、“定”、是“智”、“慧”的前提,“智”、“慧”、则是“静”、“定”的目标。人只有进入静的状态才能产生智;只有通过静功达到入定的境界,才能产生超前意识。静以修身,定以养德。宁静致远,淡泊明志。
最后,我要说的是,水滴石穿,不是水的力量,而是心定而持续的力量。请抛开你曾有的犹豫不决,动乱浮躁的内心,去开启你定能生慧,静能升格的旅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