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ion——你有梦想吗?
以前看好声音汪峰老师总爱问学员一个问题:“你有什么梦想?”。作为观众的我们大多数可能就当成一个笑话听一下,不过回归到自己,试问一下作为观众的我们有什么梦想吗?或者此时此刻在看文章的您,您有梦想吗?梦想是什么?
坦白的讲,看到标题,应该知道我今天要说的话题是没有梦想,其实这个标题有误导嫌疑,算是个标题党,这里的梦想应该加个引号的梦想。对于任何一个概念,我们如果做到清晰认知,首先要做的事就是对这个词定义清楚。我对梦想的定义是指对未来远景的一种期望但必须需要通过努力才有可能实现的未来的事。关键信息“未来”、“远景”、“期望”、“努力”、“有可能实现”。
梦想&行动和方法
梦想&行动 篇
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还要从9.9号混沌大学社长面对面开始说起。谈到很多创业者经常谈到模式、估值、改变世界....等等词汇,社长特意提醒,这些词汇都很美好,但不一定能帮你打赢仗,赢了也不是靠着这些词汇赢的,创业者就是要做具体的事,要做刀刀见红的事,要做把钱花在刀刃上的事,要做推荐目标实现的事,而不是关心什么流量市值.....这些虚幻的词汇上。用句话糙理不糙的话来说就是:“不要跟老子谈梦想,先说清你做了具体的什么事”。这恰好就是对“懂了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的一个很好解释,道理都懂,过不好是因为不知道怎么做。就像很多人都有环游世界的梦想,试问有几个真的环游世界了,大部分的人就事停留在想的阶段,跟真的环游了世界的小伙伴相比,他们有什么不同,答案最大的不同是那些真的实现了梦想的小伙他们在规划线路,学习英语,挣钱储蓄.....等等等等,他们实现目标靠的不是梦想,是具体的行动。
再举个例子,假如有一个创业者,发现了一个真需求而且目前市场是一片空白,于是找钱找人动手去做,占尽了天时地利甚至人和,试问这位创业者成功的机会有多少?答案是不一定,甚至是根本就没机会。为什么呢?第一从外部视角来看,这个时代只要有机会,做同一件事的团队肯定不止你一家,即使你是第一个开始做的占据了先发优势,但后续肯定会有很多跟进者跟你在同一个市场竞争,虽然他们起步较晚,只要这场战争你没有完全胜出,那对手就永远有机会在牌桌跟你斡旋,甚至你犯了一个错,就把所有的先发优势给浪费掉了,这个时代不给你犯错的机会更不给你犯错的时间,因为对手大都很强大。第二从内部视角来看,你发现了机会就代表这个市场是你的吗?未来的远景可以看到,但是怎样实现那个远景就是关键因素?这时候就考验你的运营能力了,那什么是运营呢?这个问题很不好回答,应为运营饱含的事情太多了,简单总结的话,运营就是把愿景目标(梦想)分解为每人每天该干的事,如果我们有梦想却不具备运营的能力,即使开始很美好,但结局未必如此。同样一个市场竞争中总会是运营能力更强的企业会胜出,也就是能够把事情具体落实做下去的公司会赢。
同理我们生活中也是如此,比如我爱上了一个女神,很明显我们是有差距的,至于女神跟我的距离是需要时间而且需要努力才有可能追的上的,那我要做的正确的事很明显事缩小差距,借用查理芒格的一句话“得到一样东西的最好的方式是让自己配得上它”,落实到具体的行动就是,1、努力工作在金钱物质上能够提供保障、2、打扮外在形象让对方不会对自己有坏的印象、3、了解女生思维不至于约会时没有话题可聊、4、涉猎广泛最好能做到幽默有趣...........,这样我才有可能跟女神在一起,在这里起到关键作用的是我努力提升自己的具体的行动,所以不要谈你多爱一个人,你有去为这个人做些什么吗?(为了避免理解错误,这里强调一下,为对方做些什么不是指为对方做牛做马的讨好服侍,给人家买多少东西,为别人流了多少泪........,而是努力配的上人家)。
——做个没“梦想”的人,去行动。
梦想&方法 篇
上篇我们提到很多人梦想环游世界,也有很多人梦想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但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很多人没有做到,大多数是因为没有坚持下去,在坚持的可能还不得其法,这样我们谈梦想是没有用的,基本实现不了。比如我们学英语或者书法,很多人可能就是从语法结构或者横平竖直开始学起,倒不是说这样学不能进步,而是进步的速度会很慢效果不好,这就是犯了学习方法的错误,是用结构主义的学习方法去学本该用自然主义的学习方法去学的东西。就像小孩子在根本就不知道语法的情况下学会了说话,当然也可以在没有任何教育根底的情况下练好书法。那什么是自然主义什么是结构主义呢?“自然主义的核心是模仿”,“结构主义的核心是为了是创造”。比如像语言、乐器、书法这些东西用自然主义的方法去学习会更有效果。如果是学像医药学、物理学或者经济学那就应该用结构主义的方式来学。
简单来讲自然主义就是模仿,它注重文本的本身。什么是文本?就是一门知识或者技能它表面上看起来的样子,比如书法练习当中有个叫一丝不苟就是这个意思。很多练习书法的人在临墓古帖的时候连古人写错了的地方也要模仿的一模一样,这就是模仿。就像我们做销售并不需要了解掌握心理学消费行为学等等理论,我们开始起步就是大胆张口,跟着同事学习模仿他们就可以做到。
而结构主义它则是侧重对结构逻辑的一个认识,它提倡透过表面的现象去寻求底层的关系。也就是说我们掌握了一套可以举一反三的系统,这种学习就是为了是创造。就像我们知道了商业的逻辑是“创造价值”和“传递价值”这套底层逻辑之后,如果我们做的是创造价值的事,就尽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做到提高售价。如果你做的是传递价值的事,那就极尽力气的提高效率降低中间环节的成本,在信息流上降低成本,在资金流上降低成本,在物流上降低成本;在比如当你了解了电子电路以后,你可以通过你学的这个原理自己创造出一台机器。但是,像英语这种东西,根本轮不到我们来创造,反而学了半天语法,但是一句完整的地道的英语都说不出来的大有人在。所以不要告诉别人你为梦想花了多少时间,你的具体方法是什么。
方法不对全都白费。其实在成长的路上我们遇到的问题肯定也有很多人遇到过,而且肯定已经解决了,不论是学习英语上,还是经营管理上,前人们已经走出了路,我们怀揣梦想等着学会英语出国的想法是没用的,我们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学习,而且要以正确的方法学习。
——做一个没有“梦想”的人,找方法。
梦想有大有小,真的实现了的,其实全都是长出来的,即使如马云他也没想到阿里会长这么大,至于它成了今天的样子是基于正确的方法还有具体的行动,这个世界从来不缺那些怀揣大梦想却失败的人生,也不乏有没什么大梦想却取得非凡成就的人生,成败间差的不是梦想大小,而是具体的方法行动。(就像我比较讨厌综艺节目里谈梦想的煽情片段一样,梦想这个东西是个每个人可以有的,它又有什么稀缺的。谈论这个东西不觉得很廉价吗,谁还能没点梦想,有梦想又能代表什么,他只是你一厢情愿的想法,并没什么了不起。)——做一个没有“梦想”的人,找方法去行动。
最后的啰嗦:文章强调了方法和行动重要于梦想,但梦想的指引还是很重要的,梦想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其实这篇文章的标题不应该叫《做个没有梦想的人》可能叫《做个具体的人》更合适。标题纯属骗流量哈。
剧终——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