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异步培训课中,看到了这样一句话:师德,教育最美丽的风景。
记得23年前去地区师范报到,车至师范学校门口,校门粉墙上的两行字首先跃入眼帘: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这两行字给了一个刚刚成为中师生的我一种神圣感,原来,我将要承担起一份责任了。
中师毕业之际,老师让我们牢牢记住这句话: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之后,站在讲台上,便开始了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之旅,也在一点点践行着这份神圣的使命。
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教育,作为教师我们担负着育人的职责,而这份职责的有效性,不是只凭空洞的说教,需要我们自己首先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用自己的品质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这才无愧于有德行的师者之说。
记得刚入职那会儿在乡村学校,有一位孩子因为脑瘫行走不便,从家到学校有二里多路,孩子经常和小伙伴们一起踉踉跄跄行走在路上,不知摔了多少跤。办公室里有一位叫刘亚的老师,和孩子同一个村子。放学路上,总是在很难走的地方,不声不响的走上前去,背起孩子,走过一段又一段泥泞,那个背影,曾让刚当教师的我一度双眼模糊。
这个孩子已长大成人,在她那段求学历程中,为她梳头发,教她握笔写字,背她回家的除了她的妈妈,还有一个又一个老师,是这些老师的爱,让孩子的童年有了色彩,有了笑声。也让以后的她更加开朗阳光,时至今日,已为人妻、为人母的她,说起那段时光,依然满怀对老师的敬重与感激。
这份敬意也常常让我想起自己的初中时代,那段时光里也有这样的一位老师,平凡普通却闪耀着师德之光。这位老师学识渊博,对学生极有耐心。当时我生病在家,整个寒冬都没法去上学。老师冒着风雪来家中探视,询问困难之后为了不落下功课,他让我每天都写完各科作业,让同学带去批改,改完后再带新的作业任务回来。翻开老师批阅的作业,存在心底的感激一点点泛上来,数学的解题一步步都写得很详细。那个时代没有钉钉,没有QQ,甚至连电话也没有。而老师就凭着这份责任心,让一个休学在家的孩子没有落下功课,没有失去求学的热望。这份坚持,这份关爱,温暖了那个冬天,那个在家中生病的孩子。
后来这个老师调走了,我再也没有见过他,只记住了他的名字一申蕴老师,他从教的日子不长,但从他的身上我学到了很多,让我知道了当一名老师意味着什么,可能在那时我就在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想做园丁的梦了吧?
这些事例都极小,这样的老师也极普通,他们所做的事在很多人看来都是微不足道的,但从这些事中,我看到了师德的力量。二十年来,我走在书生朗朗的校园里,汲取着这样的力量。因为我明白,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如果我们每一个老师都能俯下身来,倾听孩子的心声,用心去关爱他们,用自己良好的言行去感染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老师散发出来高尚的精神风范和良好的道德情操,我们的教育一定会因此而变得真诚简单,更具实效。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些优秀的师德故事,将激励我一路行走,一路不忘播下爱,收获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