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说过:读书多了,容貌自然改变。去读书吧,你和更好的自己,有时只隔了一本书的距离。长期阅读的人在生活中是自带光芒的。读书的益处是不言而喻的,但真正的读书,需要静心、用心、耐心。尤其是身为教育工作者来说,自身要带有书卷气,要书生气十足,要静下心来用心读书,耐心做学问。同时身为校长,要引领整个教师团队去读书,还要让整个教师团队带领学生和家长一块儿读书,要营造书香校园和书香家庭,大家都这样做了,整个社会才是书香社会,才是和谐文明的社会。
自从2018年11月我加入樊登读书会,我坚持同步听读每周更新的书目,同时还抽空听读书库中的书目,从中学到许多有关心灵、管理、家庭等方面的知识,有些也被转化并运用到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中来,觉得脑洞大开、受益匪浅。
本学期,在冯校长的积极倡导和大力推进下,全镇各校掀起了师生读书潮。各校的读书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且独具特色、自成一格。我本人也不甘落后,如饥似渴地读起了书。现就其中的《释放你的教育智慧》和《我心中的理想教育》这两本书,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读书感受。
篇一:徐建平校长的《释放你的教育智慧》这本书,涵盖教师成长、学生感受、教育教学、管理艺术和影响辐射五个方面,全面广博而浅显易懂,涉及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读后我觉得以前工作和教学中的许多困惑迎刃而解,内心对徐校长充满了感激,对徐校长的教育智慧更是敬佩不已。
徐校长的起点并不高,1954年出生,71年初中毕业,79年中师毕业。但从书的字里行间,我读到的是他不甘平庸,用心学习而厚积薄发的智慧。教育需要智慧,如果说教育的智慧之源来自于信念,那么教师智慧的表现则主要靠自身的品格和才学去影响学生。鲁迅先生因为藤野先生公正无私的精神和崇高宽广的胸怀而对先生非常敬仰。鲁迅先生每每念其总有说不尽的感激。只有让学生具有强烈求知欲望和持久不息的学习热情,教育者的智慧之源才能被表现的淋漓尽致,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这样的教师才是完美崇高的。徐校长正是用教师的智慧去搅动学生的内心,用心用情去做真教育,才把教育工作做的有声有色、有滋有味。从“哪壶不开提哪壶”的俗语中他感悟到的是“哪壶先开提哪壶”,要求我们在对待学生的时候要率先发现学生的优点,赢得更多的掌声的赞扬声;从以人为本到以心为本,从管好事情到管好心情;从量体裁衣到量心裁衣;从丑话说到前头到从丑话说到后头;从“忠言逆耳利于行”到“忠言顺耳利于行”,从根雕到泥塑;从“不差钱”到“不差潜”;从“竞争对手”到“竞争队友”;从“毁人不倦”到“诲人不倦”;从“用人”到“养人”;从“苦学”到“乐学”;从“心动”到“行动”等等,一字之差,境界大改,耳目一新。从歌曲到小说,从小品到专著,从俗语到理论,从妇孺到教育家,从自然到哲学,这些教育智慧无一不是处处留心皆学问,处处思考皆“亮点”的学习结晶。追寻徐建平校长四十年的教育生涯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他的学习与思考过程。他前沿的教育理论的产生无一不是学习与实践的产物。
从《师而有德皆“富”》一文中,我学习感悟到的智慧是“有教无类,有爱无怨”,教师光有爱是不够的,还需要做到“无怨”。“无怨”就要求教师先要平静自己的内心,不能带着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情绪,因为教育是需要等待的,无怨了,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就近了,就容易平等沟通,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内心,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也越来越高大了。从《最大危机是人的贬值》一文中,我感悟到:最大的危机是人的贬值,是良心的贬值。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去思考,怎样让自己的价值不贬值,而是不断升值。一个学校的团队人人都要齐心协力把学校办好,为学校的无形资产增值做贡献,不能只是享用甚至蚕食,大家心甘情愿去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让自己的价值与学校的价值同步提升。只有大家与学校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学校才能发展得快且好。从《把常规工作做出新意》一文中,我感悟到: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学校的工作就要转变思路,静下心来学习,获取新信息、新知识。静下心来,拥有新观点、新方法。静下心来感悟,拥有新思想、新理念和新创意,从而才能把常规工作做出新意。从《把家长会开成表彰会》一文中,我感悟到: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也是一种教育资源,我们应该很好地开发利用。家长会不是批斗会、检讨会,不能在家长会上告学生的黑状,埋怨指责家长。本次家长会,我校把对优秀生的表彰放在各自班举行,班主任还特意安排家长与学生一起上台领奖,让家长享受这份荣誉和幸福。我们还精心设置了学生作品展,特意让家长欣赏孩子的互加作品和读书记录卡,让家长全面了解孩子进步和成长。从《教师要用也得养》一文中,我感悟到:教师是学校各种资源中的第一资源,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校长的作用是利用好各种资源,让其发挥最大效益,尤其是教师这个资源,更要用心去用好。校长要以心养心,以校长的心,去体恤、去养护、去滋润教师的心。校长要顾及教师的心理感受,教师也会自觉顾及学生的心理感受,这将有利于释放教师的教育智慧,有利于形成教师智慧网,从而心甘情愿做好人民教师。
在当今瞬间万变的社会中,在我们的学生越来越有智慧的今天,我们只有不断学习,学理念、学专业技术、学育人艺术,才能适应教育和社会的发展,才能培育出智慧型的人才。
篇二: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上部从理想学校、理想教师、理想校长、理想学生、理想父母等十个方面,阐述了作者心中的理想教育,用深远的理念探寻教育未来的方向,用精辟的语言勾画教育殿堂的辉煌,阐述教育的伟大使命和责任,重建人们对教育的信心,点燃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激情。下部是关于教育活动中若干重大问题的沉思录。围绕教育现代化、创新教育与民族凝聚力、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战略选择等问题,进行冷静的分析与深入的思考。
什么是教育?我们应该办什么样的教育?应该怎样办好教育?办一所什么样的农村学校?带出一群什么样的教师?培养一群什么样的孩子?以前从来没有系统的思考过这些问题,或者没有深度思考过,只知道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就是干好教师的本职工作,考试提高分数,学生考上学家长满意就是成功的教师,关心学生饮食冷暖安全就是道德高尚的体现……但是在读了这本书后,我深深的认识到自己原有认识的肤浅鄙薄、固有思想的因循守旧,自己不思进取还固步自封、墨守成规还视为经验丰富。学习,学习,终身学习,不在停留在口头上和流于形式,要自律自勉,要体现在行动上,要坚持成常态,“道阻且长,行者必至。”
教育是良心活,教育就是培养人,为家庭培养希望,为国家培养人才,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教育就是以文化人、以德树人。教育就是立德树人,立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树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之人。教育者应有热情激情和家国情怀,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要用心去做事。交孩子们三年,就要为孩子们想三十年,就要为国家想三百年,为孩子们一生负责。
因此,要办一所充满活力,让老百姓认可的学校。带一群热情激进,幸福做教育的教师。培养一群健康活泼、至真至纯的孩子。本着这些想法,我也确定了本学期的工作内容。学校层面:借助互加形成特色课程;教师层面:在读书中快速成长提升自我;学生层面:习惯养成,自我管理。
目前,国家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和振兴乡村教育的政策扶持,对于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是极为有利的,这让我充分认识到乡村教育大有可为,乡村教育正在顺势奋力突围和华丽转身,我作为一名普通的乡村教育者,应该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拓宽教育视野,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一步步实现自身的再生长和再成长,做一个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的教育者、领导者和管理者。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学校什么都可以没有,只要有了书就是教育。教育就是一个爱读书的校长带领着一群人去读书。校长要抛开一切浮躁,静下心来读书,让读书成为习惯。教师是教人读书的人,教师不能不读书,而校长是“教师的教师”,校长更不能不读书,要想成为一个魅力校长,尤其不能不读书。要让读书成为自己的“主要工作”,成为“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一件“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事情,只有多读书,读好书,校长才能找到源头的活水,让知识成为自己管理的润滑剂,做起事情来才能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