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此话不假。先有准备,才能看见机会。
有些机会你无法改变,你一出生,机会就已定型。那是你的出生背景、容貌、家庭境况、父母学识、时代场景......
有些机会你可以选择并放大,根据你能力的大小,这些机会要么被吸引过来,要么你被吸引过去,比如读大学、结婚、择业......
面对这些机会,个人可以通过努力获得;但因变数太大,拥有并不代表永不失去。
而最后一种机会,也是最重要的机会,就是你自己,用双手去创造机会。
自己就是保险柜,你可以自主操控,做自己的大王。
人的一生,正是这些无数个机会组成的链带,从襁褓走向终老,一直压地向前滚,从未停止。
机会有大有小。每个人小的机会无数,大的机会有四次。
四次关键的机会,有人在经历,有人经历过。不管你的定点在哪儿,那都专属于你。
—01—
关键机会之一:出生
有一种格局,叫一出生就被定格。
每一个哇哇坠地的婴儿,也许都是天使降落到了人间。从赤裸裸的小身体被穿上衣服的那一刻起,命运便已初步成型。
有一种幸运,含着金汤匙出生,裹着珠宝成长,从来不知吃苦为何物。比如出生于希尔顿家族的帕丽斯,从小就是公主;比如出生于文学世家的金庸,徐志摩是他的表哥……
荣耀的出生,必定给成功多一层保障。他们也许只要稍微努力一点,就能享受巨大的成功。
这种机会只能继承,其他人无法短时间内复制。
而没有这层幸运的人,出生平凡甚至贫穷;那这类人,是不是从此悲剧一生?
答案是否定的。
没有出生时的富贵,却可以有更多磨练的机会。在磨难中成长的人,秉性达观,待人处事更显成熟。
有一种成功,叫做从小吃苦,长大后方知苦中甜。
不管出生富贵与否,机遇总在那。有些人凭着幸运一直走下去,有些人逆着幸运蹉跎岁月;有些人可以克服种种艰苦,历时更长,终于雁过留声;有些人却从不争取,一味妥协。
出生的机会,无关乎荣华或困苦,只要有出生,机会就在那。
只是,不同的境遇有不同的机遇。
人生千奇百态,自刚出生的那一刻起,每个人都在塑造自己。
如果错过了出生时的机遇,也请不要哀叹,一切还来得及,可以去寻找第二个关键机会以及其他千千万万个机会。
—02—
关键机会之二:读大学
有人做过一项调查,在所有改变人命运的时机中,上大学这条机遇最具广泛性和颠覆性,尤其在平民化的中国。
有人就会问了:上大学为什么这么重要?
首先,只有上了大学,才能思考出上大学到底有什么好处。
大学,作为人类“物竞天择”的最大场所,是社会选拔最公平的方式,不管出生,不管地域,不管人种;大学的职能就在于排除一切偏见。
因此,读大学,便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机会之一。
读了大学后,见识渐宽,人格变全,在同一阶层的优秀人群里,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思考能力和决断力。
而这些,都是进入社会后找寻工作时最突出的优势。
大学,让生命有厚度。
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在56岁高龄时,重回哈佛大学深造,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学生。
他在演讲里说过:我是七个孩子的爸爸,我总是强调上大学的好处,可我自己没有上过。
所以,年过半百,他重回校园。
我想,斯皮尔伯格再读大学,其实在抓一个机会,在创造一个可以跟得上年轻人并畅所欲言的平台。
无疑,斯皮尔伯格是一位睿智老人。
如果可以进大学,请记得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因为大学,上了以后才知道世界确实是你的。
—03—
关键机会之三:婚姻
奥斯瓦尔德•施瓦茨说过:婚姻是完整人生的精髓。
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婚姻。婚姻是人一生中第三个关键转折点。
有些人因为婚姻,可以扭转乾坤,飞黄腾达。英国平民王妃凯特便是很好的例子。因为一场婚姻,凯特从此让家族荣耀,让祖辈添光。
而有些人因为不信守婚姻的承诺,感情、生活剪不断理还乱。
郭沫若本是大好才子,应该陪佳人终老一生才对。可他的婚姻理念是:自由,无需对谁负责。
他有三位妻子,一个情人。但最终,两个女人上吊自杀,另外两人对他怀恨终生;十几位子女中有很多拒绝认他做父亲。
有些人选择平等的婚姻理念,相夫教子,举案齐眉。钱钟书和杨绛先生的婚姻爱情故事,正是平等理想婚姻的见证。因而,钱钟书可以很风雅,可以很自负。
婚姻里,有人笑,有人哭;有人从此过得春风如意,有人从此如下了地狱。
不管哪一种,婚姻是一个机会,摆在你面前时需慎重抉择,善加利用,扭转自己的人生。
如果天底下最不幸的事正好砸在你头上,没有把握好出生时所有的机遇,不能读大学,婚姻还一团乱,我想,有句话可以送给你:
那些杀不死你的,都让你自身变得强大。
—04—
关键机会之四:自己
自己创造机会,让自己变强大,这是最保险的人生航行方案。
人的劫难,唯有自渡。
你可以把握机会,自行创造机会。只要有路,就一定要硬上。
1998年,在一个偏僻的山村里,开进了一辆光鲜的车。
这是新鲜事。全村人围了过来。
车上走下来几个人。领头一个穿黑皮夹克的人问大家:“你们想不想演电影?谁想演请站出来。”
围观的人哑口无言。
这时,有个13岁的女孩站了出来,回答道:“我想演。”
“你会唱歌吗?”穿皮夹克的男子问。
“我会。”小女孩大方地唱了起来。边唱边扭:“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里花朵真鲜艳……”
村人大笑。
而穿皮夹克的男子用手一指,对小女孩说:“好,就你了。”
这就是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的选角故事。那穿皮夹克的男子就是张艺谋,而那小女孩就是魏敏芝。
电影上演后,魏敏芝一炮走红,名声传遍大江南北。
成功自救的魏敏芝,人生从此被改写。
每一个人有自己墨守的剧本,可以选择照本宣科,可以选择突破自我。每一次对自己狠下手的时刻,你就是在重塑自己,寻找光亮。
把自己打磨好,你就是自己的机会。
而且,终身不渝。
—05—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机会,不是平等的。很多时候,起跑线输了,人生就输了。
可输赢,是别人的定义。你的观念应该是:我命由我不由天。
可以允许别人的光环闪耀,但要尽情发自己的光,暖自己的心。
张九龄有言曰: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如果你出生不好,记得抓住机会,多加磨练。磨练就是你的机遇;
如果上不大学,成不了知识精英,记得多抓住机会,让不上大学成为自己的长板。不上大学就是你的机遇;
如果婚姻不幸,活成围城的囚鸟,记得抓住机会,善加修复,多去菱角。婚姻不幸就是你的时机;
如果前半生糊涂犯浑,迷失了自己,记得剩下的岁月里,找回自己。自己就是最大的时机。
人一生,四次重生,每次都不要忘了带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