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大抵都是不完美的,遗憾也是人生况味的一部分。
张爱玲说平生有三大恨事,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三恨红楼未完。
海棠花那么大朵,却连一点香味儿都没有,鲥鱼虽然位列三大河鲜,但是实在太多刺,红楼梦这么经典的小说,曹公却没有写完她。
事事看似美好,实则背后都有遗憾。
有遗憾的东西就不美好了吗?当然不是,不仅不是,作为一个被裹挟在这个江海横流的时代的现代人,我们更应该学会欣赏维纳斯的“断臂”,发现除却遗憾的美,这正是我今天想表达的。
月缺月圆,花开花落,完全意义上的完美是不存在的。
遗憾、残缺甚至是轮回,才是大道至理。
不信,你看那头顶冷月,可是夜夜浑圆?看那春红柳绿,可能越过秋风冬寒?看那人间万户,谁家不是生离死别?
人人都有遗憾,人人都有缺点。
再看曹公笔下的人物,个个都有瑕疵,就连宝钗黛玉,一个有热症需要常年吃着昂贵的冷香丸,一个寒气淤积,天天是个病秧子。
王熙凤狠辣,李纨计较,袭人精明,平儿嘴多,醉卧花荫的湘云,倒是坦率天真还有些侠气,却偏偏是个大舌头,这就是很多人看电视剧,为什么总听得湘云叫“爱哥哥”,其实是“二哥哥”。
到了一定的阶段,遗憾的美学会越来越凸显。
人生的下半场,本质上是拼谁失去的少,失去的晚,并不是拼谁得到的多。
生病、破产、离婚、亲人离世,孩子难教育,家人反目,朋友失和,这些问题总会或多或少的遇见,部分问题必然会遇见,只是时间问题。
只盯着这些“断臂”,想着过去的好,盯着这些无香的花,多刺的鱼以及自己远远还未完本的人生和责任,那日子简直没办法过了。
人在大多数时候只是活一个心态,为什么黛玉不喜聚会,身体只是原因之一,更多的是她看透了热闹过后的清冷,与其这样倒不如一直平淡如常!
现代人四十岁以后,身体上多少都有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大多没有办法根除,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与问题共存的心态,而不能再追求完美主义,否则,会很拧巴。
与问题共存,就是遗憾的美学。
人到中年,遇到任何事问自己三个问题,一是有办法改变吗?二是我尽力了吗?三是影不影响我活到100岁?如果尽力了还改变不了,又不影响吃饭睡觉,那不如就随他去吧,何必执念?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是我经常用的,叫做:那又怎样?
有人说我坏话,那又怎样?孩子这次考试不及格,那又怎样?我家房子有点小,那又怎样?我快40岁了,那又怎样?我血压180,那又怎样?
该怎样就怎样,这就是一个最松弛的标准答案,如果努力控制还是失控了,那又怎样?
最近文章阅读率只有个位数,那又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