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听到的一切声音,只是一种意见,并非事实;而我们看见的一切,只是一个角度,并非事物的真相。
正如尼采所说“我们的眼睛就是我们的监狱,而目光所及之处就是监狱的围墙”。我们看见的事物不是它们自己的样子,而是我们的样子。
中国古人用一个词语来总结,就是“兼听则明”。多听一些不同的声音,会让人对整个事情更为清晰。
所谓“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在不同的作品中引起了自己的感同身受,喜悦哭泣悲伤着的,都是自己的故事。
学习一种语言,归根结底是学习这种文化的思维方式,学习这种文化看待世界的角度,就是在打开一种不一样的视角。高语境语言系统里,我们不是看对方具体在说什么字句,而是感受语境和能量流动状态,这跟猫狗与人的沟通交流方式一样。
所谓的文化差异,说到底就是这种文化看待世界的角度不同,是文化编码和解码方式不同。因此也呈现出不一样的文化气质。
所以我们不断旅行,学习新的语言,不断接触不一样的文化代码系统,不断接触新鲜事物以及和自己不一样的人交流,不断读书、欣赏艺术是为了让我们不断接触到不同的视角去打开自己,解锁种种潜能和未知。
正如苏轼关于书法的论述“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艺术中看似相反的多元有文化的统一之美,在弹性思维,开放多元的不同模式中自如切换,也是互联网时代下不同新文化部落彼此交流的基础,这种多元对立的思维也许能为我们打开更为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