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民营企业正面临各种困惑:产品同质化,营销推广不力,正面临节节败退;销售业绩止步不前,营销费用愈投愈大,而又无法寻求突破;客户越来越不满,越来越看不懂、猜不透消费者;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弱,靠降价促销,利润越来越薄;竞争对手正步步紧逼,市场份额正被一步步蚕食挤压;效仿行业领先者,但发现自己处处被动挨打;倾听过无数大师教诲,推行过无数管理变革,仍黔驴技穷…
曾经,鲁迅运用“拿来主义”来批判当时社会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自己对待文化遗产的主张。而今,中小企业对待自身未来的发展,更多的也是“拿来主义”,照抄、模仿和山寨,缺少创新和做自己的态度,面对市场上的竞争对手,企业如果缺少灵魂和核心竞争力,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中小企业在面临瓶颈,公司想发展,但在不知该如何转型过程中,常常会陷入两大误区:一是通过对标向行业领先者学习;二是臆想比别人做的更好。这是最致命的,战略方向错了,付出再多的努力都是白费。
误区一:对标---向行业领先者学习
诚然,过去我们通过拿来主义,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现在市场的鸿沟越来越小,世界已变成平的了,已经很难再有落差。
现在,很多企业经常喜欢做对标管理,向行业领先者学习。如果学习他们的技术或具体管理技巧这些是没错的,这些底层的技术是放之四海皆为准的,但涉及到战略、商业模式、管控模式等方面就不能照抄照搬了,术的东西是可以学的,但上升到道的层面,就不是靠简单模仿就能成功的,正所谓: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
企业对标经常会掉进用管理骆驼的方法去管理兔子的陷阱,因为每个企业发展阶段不同,有些企业还处于从生存到发展的成长阶段,你非要去对标别人可能处于从优秀到卓越的领先企业,结果可想而知,你的马车装上别人飞机的引擎,一定会被拉散架的。就比如你不能用管理火车站的那套方法去管理飞机场,同样,你也不能用管理飞机场的方法去管理火车站是一个道理,因为你面对的客户对象是不一样的,用同样的方法肯定最后会出问题的。
行业领先者最希望跟随着一直对标学习他们,因为这样他们就不担心跟随者能够超过他们,因为跟随者的资源和能力都没有领先者强,如果在同一个赛道上,同场竞技很难超过,领先者最怕跟随者与他们做的不一样,这样,他们就怕了,因为互联网时代,后来者逆袭领先者的例子太多了,颠覆往往来源于边界。
误区二:臆想---比别人做得更好
现在,很多企业都爱在内部喊口号,我要超过某某某,我要成为行业第一,他们岂不知正常情况下,没有别人资源多,也没有别人核心竞争力强,想超过别人成为行业第一太难了,为什么不换过角度,与别人做不同呢?只有做不同才有可能超过别人。做不到行业第一,就在品类唯一也是不错的啊。
案例一:会员制商业模式的鼻祖---COSTCO(好市多),通过收取会员费而不是赚产品差价,来有效与行业第一的沃尔玛形成差异化,在竞争激烈的零售行业找到了一席之地。就像COSTCO联合创始人、董事会主席Jeff Brotman说过“COSTCO一开始就知道,依靠商品赚取差价的模式将会面临整个零售行业的激烈竞争,还要面对沃尔玛这样的巨无霸,因此,在商业模式上,COSTCO勇敢的选择了站在传统零售商的对立面---放弃商品价差模式,靠会员费赚钱”
案例二:洋河蓝色经典---成就中国白酒的蓝色传奇,刷新了中国传统白酒亘古未变的评价标准,用十年的时间再次崛起,从一个面临亏损的、没落的老酒厂,再次强大,成为中国白酒销量第一的白酒企业。它是如何做到的呢?
在竞争激烈、品牌如云的白酒市场,卖高度和酱香,卖不过茅台,国酒茅台,酱香典范。卖历史和清香,卖不过汾酒,白酒之源,清香之祖。卖实力和浓香,卖不过五粮液,泱泱大国,唯我五粮……
按照香型切割市场,洋河作为一个浓香型白酒的江淮系,无法切割出一个第一或者唯一,洋河经过大量的市场调研,发现消费者喝白酒的痛点是:辛辣和上头。那什么样的白酒是好酒呢?消费者是这样回答的:“入口绵,下喉柔,不上头,不易醉,喝后舒服……”
因此,洋河打破了几百年来白酒按照香型划分的传统,第一次用白酒的口感切割市场,将市场切割为两半,将传统白酒统统归纳为辛辣型白酒,将自己定义为绵柔型白酒,洋河在秉承千年白酒酿造工艺的基础上,运用分子生物发酵技艺,将生命之水化辛辣为绵柔,给自己一个称号:中国绵柔白酒领袖品牌。
洋河,先是切割了一个唯一,用绵柔唯一的概念立足,然后经过持续的推广,把曾经的唯一塑造成为了今天的第一,不仅是中国绵柔型白酒的第一,而且成为了中国白酒销量最大的企业,市场份额做到了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