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一个月里,备考一门考试,每天都会在一个时间点看这门考试的书或者课程,这种感觉就好像“21天养成好习惯”'“1万小时定律”等理论,又或者是《刻意练习》一书中的“刻意练习,”告诉我们一样,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来达到一个目的。
而习惯可能存在于,21天后的第22天,1万小时后的时间,在在那个时间点还是会习惯性地想拿去那本书,感觉不做些什么心里空空的。
这段时间里学习到的知识也好,习惯也好,都被存一个硬盘里,我们一天天地往里面存关于联系的内容,每天每天习惯性地存,但实践后却发现,到一定时间后得不到反馈或者度过了那段时间习惯期,又回到原来的位置,硬盘就像被重置一样。
这时我们就需要找到一个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刻意练习》提到“刻意练习的任务难度适中,能收到反馈,有足够的次数重复练习,学习者能够纠正自己的错误”。
在面对考试或者想要养成好习惯也好,不能单靠时间去形成身体惯性或者意识惯性,而是要在学习过程中,每天或者定期复盘,回想一下自己所做的事情或者学习的方法是否正确,哪里做错,哪里可以做得更好,这就是反馈,也是刻意练习的初衷。
比如小F一直看一本书准备那一门考试,可能最后考试成绩不理想,虽然说付出了长时间的锻炼、练习,正所谓书中说到的“长时间记忆正是区分卓越者与一般人的一个重要能力,它才是刻意练习的指向与本质”,而能成为卓越者中的一份子,就是有正确的刻意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