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时常会把“要成为更好的自己或者遇见更好的自己”挂在嘴边。然而,我们却很少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此时此刻的我是我自己吗?如果我不是我,又如何才能遇到更好的我,或者成为更好的自己呢?
我的这些思考是来自于心理课上的学习,在心理课上,老师讲到,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前提是先成为你自己。
接下来从两方面说一说,我们是怎么把自己弄丢了?
1.追求存在感
在权力、财富、名声、外貌的评判体系之下,个人想要凸显出来,找到存在感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并且,我们每一天,无论做什么,说什么,都不能免于他人对我们的评价和指点,甚至攻击和反对。
在这样的情况下,个体的存在感,真的像一粒尘埃一样,显得微不足道。
于是,我们的策略就是依附于群体。最终的结果是,我们被塑造成拥有一致的想法,一致的审美,一致的行为。
当个人的存在感再受到威胁的时候,我们会用一群人共同形成的幻想代替独立的自我,就像我们经常听到的那句话:“大家都这样”。
2.讨好型人格
结合着“做自己”去理解“讨好”这个概念,就很容易意识到,当我们去做讨好这个动作的时候。当下的自己就是在演戏,让对方满意或者开心,以此获得对方的认可,或者达到自己的目的。
如果我们把它作为一个社交的策略,讨好是可以运用的,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在是在保护自己。
然而,如果你本身是讨好型人格,也就是说你的性格就是这样,在骨子里认为爱是有条件的,只有讨好,才是让别人喜欢自己的唯一方式。
这就是在逃避做自己,甚至不敢做自己,以此避免冲突。严格意义来讲,这是病,待治!
想要找到自己,该怎么做呢?
1.不找借口,为自己的行为负全部责任
当我们遭到别人的批评、指点、攻击和反对的时候。不去找各种外在的借口,只把注意力放到自己身上。
坚定而有力的说出:“我喜欢”三个字,就已经足够。
按和菜头意思:
“我喜欢”三个字,完全根植在一个人的自我之上,无需攀缘任何外物,因为它完全发自内心。即便用社会的评判标准,把一个人否定掉,把一个人所喜爱的东西否定掉,但这个标准却无法否定一个人的喜欢本身。
这就是自我的威力!
2.开始停止讨好任何人
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讲,我们必须要明确一点,好不是讨来的,是做自己得来的。
当我在心理课上听到这些的时候,是有被震撼到的。因为,过往我都是在用这种方式处理各种关系,对方有一点不爽、生气,就会立刻自责自己,是不是又是哪做错了,并且赶快去弥补。
结果可想而知,是自己太草木皆兵,以至于抓得太紧而失去……
特别是在亲密关系中,如果你不是你自己,而是用一个假我来和对方相处,处处演戏而又处处演砸。
又怎么能指望对方真正的爱上自己,而自己通过讨好得来的,又怎么可能是自己想要的呢?生活就是冷冰冰的计算,这样算下来是不划算的。
在学习上这叫低水平的勤奋!
其实仔细想想,人生除了生死,真的没有什么大事。不讨好她,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她不高兴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她对你失望,随便。否则,你可要为你的讨好买单啊!
总结:
关于做自己的思考并没有停止,关于做自己的行动更是一刻不能懈怠。
未来的路还很长,而做自己只是一个起点,有自我,才有解脱的可能。
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