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觉得,做正确的事和去满足人的欲望是息息相关的。
和同事聊起了范冰冰疑似偷税漏税的话题,他在感叹,都这么有钱了,为什么还要偷税漏税?就算你赚了一个亿,就算交了五千万税款,你还有五千万啊!?……
不去评论这段话对与错,引起我注意的是他的思维逻辑。
五千万和一亿对于工薪阶层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已经是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钱,得到哪个对于他来说欲望都能得到满足,所以觉得就会有这样的想法:“要是我有一个亿,给国家五千万也没什么”。
但是换个角度思考,如果你赚了一万,国家要给你拿走五千,你还能淡定么?我相信答案是否定的,一个月五千和一万对于生活的质量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个月多五千,很多好看的衣服,先进的3c产品,不就到手了,我就不信想到这些后,他还能云淡风轻的说出这样的话。
同样,明星偷税漏税不也这样,合同分开签,明面上的1000万合同对得起身价,按这明面合同上了税,私底下再签一份5000万合同补上真实价格的差价,不交税。
一来一去动动手,1700万到手,问谁抵得住这诱惑?
也因为有了诱惑,有了得到更多欲望,也就有了满足你欲望的做法。
街边的流浪汉,一顿饭,一支烟,一瓶啤酒,已经是莫大的满足,但这对于普通人来说,却是很平常的东西。
在学校时,一个月几百的生活费就能吃饱喝足,那时想买个游戏机,省吃俭用了很久终于买到,拿到手的开心现在都还能感受到;
但是出了社会,自己赚钱了,再买游戏机时却眼睛也不眨一下,已经是发工资就能买的东西了,这时的欲望变为房车;
而当现在不愁房车以后,欲望又慢慢变为了怎么赚更多的钱,享受更好的生活……
人的欲望是深渊,只看得到的欲望,但没看得完的欲望。
一个欲望满足了,新的欲望就会出来。但又因为这样,就不断会有好的企业出来,满足人们这些不断滋生的欲望。
从70年代的“上海”手表,“凤凰”单车,“西湖”缝纫机,“燕舞”收音机;
80年代的“红梅”黑白电视,“白菊”洗衣机,“春兰”冰箱;
90年代的“熊猫”彩电,“万燕”影碟机,“嘉陵”摩托车;
00年代的电话,电脑,音响;
再到现在的房子,车子;
所有成功的企业都在不断的去发现、满足甚至创造人们的欲望,或者说,也是因为这些企业以正确的方式满足了人们的欲望,所以企业才能成功。
但同时,一但你更不上人们欲望的脚步,就是你失败的一天。
想想现在你还会买燕舞的收音机?或者是万燕的影碟机?
回想诺基亚那句:“我们并没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真是刻骨铭心,满足不了人们的欲望,就注定了被人们遗忘。
做正确的事和去满足人的欲望是息息相关的,能满足于人,那即是正确,即是找对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