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的小姐姐跟我们讲述昨晚她跟她女儿之间的对话,她女儿说自己是“校花”;结果这位当妈的当头一棒给了她女儿重重一拳说:就你这样也算校花啊,是“笑话”吧;因为校花学习成绩都优异,你的成绩那么不好不配当校花.”她跟我们复述完,我意识到这不像是亲妈能冒出的话;反而像“后妈”才会不经由大脑说出的恶毒的语言.
我非常惊讶的给予她听后感:“你女儿有自信是一件好事,人是需要积极乐观的生活;这足以证明你女儿的情商出众.校花存在她的信念里,不在你的审美取向里.她是她,你是你;不要自以为是的模糊了你与她的边界.另外通过整理你的语言我发现,你并没有认可你女儿的自信,反而贬损她自信是狂妄自大的表现.并且你还扒出了你女儿不擅长的事,也就是你所说的成绩.事实上,我们并不知道你女儿的成绩;但是在我看来,你女儿并不是成绩不达标;而是没有符合你的标准而已.不仅如此,你的“自动驾驶模式”并没有意识到,你在数落你女儿的行为就是在扇自己的嘴巴.当你在瞧不起自己孩子的时候,其实就是在瞧不起自己;因为孩子是你自己制造的.
这位小姐姐所担当的母亲角色虽然不合格,但并不是特例;这样的例子不乏其人.只要没有向死而生的父母,思维和行为就一定还停留在“巨婴”阶段.每个人都是第一次成为父母的角色,所以在认同这个身份的阶段;我们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孩子在成长,而我们同样需要跟他们一起成长.因为父母停滞不前,孩子的认知就会受到父母的影响.检视我们今天的自己,我们身上携带着多少我们父母灌输给我们的扭曲思维和错误认知.将这些不健康的价值观,经停在我们这里不去干涉我们的下一代的唯一方法;就是让自己成长.
我们不能将“成绩”视为圭臬,成绩再好倘若生活不能自理,一样脱不了“废材”的干系.并且我们也要意识到,好成绩并不预示着入驻上流社会、阶级跨越、年入百万、嫁给亿万富豪.不切实际的想法,让他们丧心病狂的只涉猎孩子的缺点,并将所有的优点全部过滤.在这样的扭曲信念下,我们的子女过着小心翼翼的生活;就连微笑都需要“申请”,否则会被贴上:“成绩不好还好意思笑”的封条.
成绩优异不是“应该”和“必须”的,而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争取的.每个人所擅长领域都是不同的,学业上成绩只能反应学业上;并不能证明人格、思维、格局、认知、智商、情商、挫折商、时间商上.只有视野狭隘的父母,才会死盯着学业上的成绩,而无视孩子其他领域的成绩.受限的格局只会将注意力放在100分上;看不到其他领域的可能和其他选择.
我们的子女,并不会因为考上名牌大学就能实现人生的转折.阶级禁锢并不会因为上了一所光鲜亮丽的大学,就可以轻易实现反转.也并不会因为是名牌大学毕业就可以嫁入豪门.有钱人是不会跟穷人通婚,华为只会跟苹果和三星谈恋爱,并不会后补小米和oppo.打孩子出生那天起,他们的阶级就已经被定制好;是由我们以及的父母决定的.许多时候,我们所定义的“梦想”都不切实际;所以我们才自取其辱的始终逃不出不幸和痛苦的监牢.
孩子的出生就是这个世界送给自己最好的礼物,他优秀与否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重要的是我作为他的监护人如何去定义“优秀”,因为孩子的优秀不是别人定义的,是我自己的反应和解释塑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