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期待着一次集体的读书会,终于等来了新年伊始的《荒原狼》。在翻开书之前,即便在群里待了些时日,也看着很多人在分享,除了感叹这群里的人怎么读书分享写得这么好,留下“这可能是一本意识流的书”的印象之外,我从未打开过《荒原狼》这本书,像是等待着一个更合适的契机。
2号晚上,我第一次正式打开《荒原狼》,开始看序,我看到译者序部分“他的内心也充满矛盾:他既有人性,又有兽性,既有高尚光明的一面,又有......”我赶紧往后翻,我害怕“序”告诉我太多概括性的东西。这一本并非我主动选择的书,我只想单纯地去相信这个群体,去凭直觉往下读一本这个阶段的我理性选择下可能不会去读的书,我不想序言让我有过多判断性的东西,阻碍我纯粹地阅读。
于是我直接跳到了《哈里.哈勒尔自传》部分。开篇的哈里日常生活其实让我很羡慕的,工作几个小时、翻阅几本旧书、热水澡、浏览邮件,散步......我发现我不大明白为什么他不是觉得幸福,为什么烦躁,我甚至有一丝觉得“浪费”,心想这么小确幸的事情中度过一天怎么会不愉悦呢。
当我看到“满足,没有痛苦,过一种平淡无奇的日子,这可是件美好的事情;在平淡无奇的日子里,痛苦和欢乐都不敢大声喊叫,大家都是低声细语,踮着脚尖走路。可惜我与众不同,正是这种满足我不太能够忍受......”我感到有那么一点点被戳中,对哈里的痛苦有了些理解,我见过这样的一个朋友,她乐于活在不断挑战问题、追逐意义的生活里,倘使生活变成一种平淡的小幸福,她也会非常无聊,觉得了无生趣。
然而我依旧不太有积极的动力,我不知道哈里的意识要流向何方,我也不知道他这种对日常生活的不满足和挣扎要到何时,我只知道我有点难以读下去。我又开始跳读,翻着电子书,直接到了《论荒原狼——为狂人而作》,这部分不纯粹是意识流,带点对荒原狼这类人的一点评述和反思,我好像能顺畅一点读下去了。在书中的哈里拿到的这本小册子里,我与“哈里”都对荒原狼这类人的痛苦和痛苦的源头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我又再一次回去读哈里结束“碌碌无为、极其平常的一天”的傍晚到他找到这本小册子这一段,尝试去靠近哈里努力找寻可以安放自身的那个过程,说真的,我就像哈里读报纸一样,把这些文字吃进嘴里,“大口咀嚼,不能消化的又吐了出来”,我就这么“吃”着把这段读完了。我还是不能自在地坐在我的阅读空间里“与哈里相处”,他就像一个远离我的生活的人,我能读的到他对平淡日常的不满足,对市民阶层的挣扎,却不知道他为何没有力气和行动去突破,我难以贴近他的想法和行为之间的不可调和性。直到再一次到了《论荒原狼——为狂人而作》这部分,被三小段话所吸引。
“哈里的本质远不是只有两个因素,而是上百个、上千个因素构成的。他的生活(如同每个人的生活)不是只在两个极——欲望和精神,或者圣人和浪子——之间摆动,而是在千百对,在不计其数的极之间摆动。”
“即使最聪慧、最有教养的人也是经常通过非常天真幼稚的、简化的、充满谎言的公式的有色眼镜观察世界和自己,尤其在观察自己时更是如此。”
“设想某个花园里长满了不计其数的树木、花卉、果树、野草。如果园丁除了能区分‘食用植物’与‘野草’以外毫无其他植物知识,那么他就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园中十之八九的植物,就会拔掉最迷人的花卉,砍去最贵重的树木,或者他至少会憎恶它们,看轻它们。荒原狼对待他灵魂中的千百种花卉也是这样的。凡是不能归到‘人’或‘狼’这两类的东西,他一概视而不见。你看他归到‘人’下的都是什么东西!一切懦弱的、无知的、愚蠢的、卑下的东西,只要够不上称为狼性,他都一概归到‘人’一边;同样,一切强大的、高贵的东西,只要他不能驾驭,他都一概归为狼性。”
品读着这几段话,我在想哈里为什么痛苦,我们为什么有时候也烦恼,是不是的确因为我们过多地用二元观来对待自己和世界。园丁那一段的比喻特别深刻地警醒我,尤其是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我发现一旦追求效率或者多数人眼中的孩子是否优秀的标准,就很容易变成那个只能归类食用植物和野草的园丁,而不知道与其他“植物”如何相处。甚至说,当我们提出一个特别具有概括性的标签时,我们在过度靠近它的同时,也特别容易忽视了标签之外的特质,甚至将标签之外的那些原本多元复杂的特质全都归为一类,即非标签属性的特质。这让我不由自主想起12月30日那天的课程复盘讨论,想起话题有效率的课程,还是慢生长留空白的空间。
过渡依赖于二元论也许能简化我们在认知世界时的复杂程度,同时也会让我们失去很多。也许我目前并不像哈里那样纠结于人性和狼性的矛盾冲突,可我不得不警惕我是否有这样的趋势,以及在对待孩子的教养问题上采取了这种简化而又矛盾的方式,倘使我真的这么做了,或者我们的教育环境这么做了,不难想象,我的孩子也许就会在某一个时间段上遭受哈里那样的矛盾折磨。
当然,哈里这样子是否和教养以及环境有很大关系,我还不太清楚;哈里看了那篇论述之后会有哪些改变,我也还不太清楚,等待下一次的阅读更新我的理解。以及《荒原狼》之后,也许我是该考虑下少年时期的《德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