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开学之前,我们分别在长沙、娄底、武汉这三个地方组织了"少年英才亲子沙龙"。
三场沙龙,我们见证到了很多家长和孩子们情感上的深入。
比如父母成为孩子的同伴,放下手机还有脑子里的工作和事情,在室外,在阳光里,草地上,和孩子一起奔跑,追逐,嬉笑;
他们成为教练,鼓励孩子在游戏中,突破胆量,锁定目标,拿到成果;
甚至成为孩子的对手,一起针尖对麦芒,在游戏上一决雌雄。
对应的,孩子也把父母当做同伴。
开始分享自己天真的、与众不同的想法。开始放开束缚,拥抱他人,开始显示自己的愿景和目标,讨论自己的困惑,表达自己的期待…
这一切,被相机记录着,转发到朋友圈,配上祝福和喜悦的文字,鼓励着我们对明天有更好的期待。
“我今天放下了自己的工作,走进了这里,和孩子们一起学习。这个过程,我了解到了我的孩子,我觉得他们有自己的主见和力量面对未来,我很开心,很惬意。”一位活动中的妈妈说。
有孩子说,今年我的目标除了成绩提升外,就是把我的朋友叫上,一起参加青训营的活动!
作为组织者,我看到和听到这些表达后,我也感到开心,同时也在总结让父母和孩子有这样的体验到底是我们做到什么?
大家是否可以借鉴这些经验到自己平日的生活中,复制更多有趣有意思的成长时光呢?
以下三点就是我觉得可以用到生活中的总结:
一、创造了一个自由、安全、允许同时有规矩的亲子活动氛围,清晰目标
沟通是双核沟通,一方面是内容和信息,另一方面是情绪和情感。后者时常影响前者。
我们每次活动都有定向,告诉大家我们这次活动的目的和目标,决定角色任务,宣布规则,达成共识后,我们会做一些破冰游戏,让彼此都熟悉起来,把氛围调动起来,后面的活动才好开展。
在亲子活动里,清晰活动的目的和目标,创造自由、安全、允许的、有规则的活动氛围,这非常重要.。
孩子在青春期不愿意和父母沟通,很大的原因是沟通时的环境和氛围让孩子感到不安,孩子不敢表达和显示自己,或者不知道如何表达,害怕表达后受到评判和指责,或者让父母伤心和担心。
因为不安,也许当遇到突发事情的时候,会选择不告诉家长,比如在学校受到了欺负,不敢跟家人说;成绩考差了,不敢告诉家长,躲进网吧,沉迷游戏,逃避现实······
青春期的孩子,也可以拓展一些7到18岁的孩子,他们比较敏感,觉得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周边的环境注意到。
所以我们在和孩子互动的过程中,要建立自由、安全、允许和有规矩的氛围,让孩子们真实地呈现自己。
同时,通过明确目标,清晰目的的谈话,让孩子学会沟通,学会协作。
二、明确角色
父母是孩子的“父母”,也是孩子的“教练”;孩子是父母的“孩子”,也是自己人生的“领袖”
我非常感动一位家长在“辩论赛”环节对孩子的表达:
“因为有了你们,我们才能成为‘父母’。我们才有机会在这个角色上成长。所以,我非常感谢你们给了我这样的机会。”
当时,这句话对孩子是有触动的。
一直教育孩子要感恩父母,很少听到父母感谢孩子,更少听到的是,调皮捣蛋不断给父母惹麻烦的孩子,原来从另一个方面也是在成全父母,支持父母去成长。
“原来我的存在,也是对你的一份爱”。
另一方面,父母是孩子的教练。
教练是什么意思?教练的位置不是在前面高高在上,不是在后面指手画脚,而是在孩子身边,鼓励、引导、支持、促进,加速孩子与教练共同目标的达成。
所以教练不是带着评判的,不是带着愤怒的,而是勇敢地面对,面对孩子,同时也是面对自己。
沙龙里,有一个关于信任的破冰游戏:父母在外围做保护,孩子现在中间直立地倒下,摇晃转圈。有些孩子就一下子完成了任务,有些却不敢尝试,非常害怕。
这个时候,有的家长急躁,“快过来!小弟弟都通过了,你也要来!”,有的心情一下子就沉了下来,心里有一个声音出来,“孩子不信任我”,这个时候我们的训练师就提醒家长:
“大家是孩子的教练,要保持中立,允许,接纳每一刻的发生,对自己也是这样。”
然后家长们就有了转变,没有陷入到情绪里,继续支持孩子接下来的闯关活动,最后彼此都有收获和学习。
所以,家长的另一个身份是孩子的教练。
另一方面,孩子是父母的“孩子”,也是自己人生的“领袖”。
是“孩子”,那么在父母看来就一定有不成熟的地方,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规律,尊重他们成长的规律,加以引导,保持谦卑。
同时,孩子是自己的“领袖”,是说,我们教育或引导的方向是,不是让孩子成为某个人的工具,或者去做牺牲,而是让孩子成长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能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任。
三、因势利导,把焦点放在如何让环境更好上
三场沙龙训练师一样,但环节因为参加者的特点和场地的不同而有变化,这样的变化是基于如何让参加者在活动中体验更好,收获更大。
长沙橘子洲是风景秀丽,百舸争流的地方,但各个家庭之间彼此不太熟悉,所以这期的沙龙通过安排系类的挑战游戏,让各组家长在自然环境下逐渐熟悉,慢慢展示自己,尝试去冒险。
比如鼓励孩子去向陌生人打听毛主席的故事的环节。最后,一群人再去总结今天的活动,鼓励分享,提炼价值。原来不熟悉的家庭在活动中熟悉,彼此欣赏和嘉许,孩子们也在活动中感到喜悦和开心。
娄底的活动同样在室外,但因为熟人多,孩子们平日关系很好,所以我们在活动中侧重的是团队协作和领袖打造。
定向教练和领袖,选拔队长,两队PK,做任务,一起团队比赛。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孩子领袖是非常担当的,把小组成员装在心里,不见人了自己就去找,说人齐了后才可以吃东西,那就是规则的守护者,自己不吃也不让别人吃。责任感和管理能力在这种被信任的环境下,得到提升。
在武汉,我们的活动地点在室内,之前的闯关活动就不适合了,另一方面孩子的年龄比较大,家长都有领导力教练的经历,所以这次的活动偏向于启发、讨论、落地到行动的计划制定。
比如我们家长和孩子一起辩论一个社会现象,交锋智慧;拿起画笔,去制作今年的愿景目标,分享它们,让其他人感受到自己的喜悦的状态,从未来拿到感受力量
……
日后,我们在开家庭会议或者活动的时候,不光自己设计好脚本,还要根据参加者的感受和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活动去引导。
比如家里刚吵完架,需要喜悦,就去到喜悦的环境中,百分百疯狂和玩耍。家里需要安静地思考,就创造宁静的环境,用心交流······
以上,就是我觉得这三次沙龙我总结出的三点可以让我们的亲子活动更有意思更好玩的经验。
1.创造了一个自由、安全、允许同时有规矩的亲子活动氛围,清晰目标
2.明确角色。父母是孩子的“父母”,也是孩子的“教练”;孩子是父母的“孩子”,也是自己人生的“领袖”
3.因势利导,把焦点放在如何让环境更好上
最后,当我总结完这三点后,我对我们一直说的那句“发掘天赋,唤醒内心的英雄”,有了新的理解。
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在未来:
可以认识到自己的天赋,大胆地拥有自己的个性,展示它们,同时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任,不受害他人或环境。
我们的父母,我们知道他们也不是完美的人,那些被孩子喜欢的家长具备“蹲下去”“站起来”的姿态:
“蹲下去”,就是在心理上和孩子站在一起,透过孩子,看到自己未来成长的方向,愿意去行动和冒险调整自己。
“站起来”,就是对自己的情绪、选择、行为负责任,有自己的目标,有能力让自己开心,快乐的过日子。
孩子在父母这样的状态下,看得到榜样的光芒,还有感受到安全和力量。
对于我们自己,作为一个个体,可以勇敢地活显自己的价值,贡献自己,收到回报,尊重生命,热爱生活,对社会有价值,对他人有帮助,成为自己的英雄。
在春季里,很庆幸,我们没有去妄想未来,而是用脚去感受大地,用手去触摸春风,用我们自己的微笑和汗水成就我们自己,塑造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