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周遭的声音纷纷扰扰,大都是“千万不要裸辞”“裸辞你会后悔的”“环境不好,能干就忍忍吧”。。。。。之类的话,无论是被营销号的洗脑还是被资本家的语言裹挟,我们总是活的战战兢兢,举步维艰。
由于类似的言论铺天盖地,过于统一的声音让我产生了怀疑,真的吗,真的是这样吗,一定要这样痛苦的活着吗。有钱的痛苦生活与没钱的快乐生活相比,真的前者更重要吗。更何况拥有痛苦生活的人大都是无法跨越阶级的普通人。活的如此痛苦、窒息,每日铃声唤醒的不是崭新的一天,而是与昨天差不多的来自各方的侮辱、挤压,这样战战兢兢活着的我们真的挣到已经满足的金钱了吗。
我突然迷茫,难道我们活的如此努力的原因不是为了让自己幸福,让自己更完满,而是为了让自己更痛苦,更屈辱,更冷漠,无法感受来自内心的温度吗。
我在迷茫中,徘徊、焦虑,直到偶然间看到了一段话
“因为大环境差,辞职反而也挺值的,因为这期间卷又没有上升空间,这也算是垃圾时间。以前你可能辞职休息会错过大把的赚钱机会,现在辞职你仅仅失去工资而已,休息成长等周期过去再找机会也可以。”
这段话让我的怀疑得到证实。我一直在思考,现在的这种情形下到底是有什么能够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于是我花了很多时间去探索,去询问。最后却得出了一个意外而又意料之中的答案——休息。
或许是世界在向我们传达,之前的几年时间里我们都走的太快了,现在是时间该休息了,是时间要回归自我,认真聆听内心的声音了,而不是一昧的被杂乱的外在声音卷着跑。
我们是谁
我们需要什么
我们想要什么
我们要成为谁
我们想要的生活是怎样的
我们想要怎样的人生
抛却了那些想要我们听见的一众外在声音之后,这些疑问的答案是否又和被裹挟在各种“应该”里的回答是一致的呢
我裸辞已经两月有余了,但是我一点也不像以前那般焦虑、恐慌了。这两个月里什么也没做,每天睡到自然醒;和许久不见的朋友约饭;丢掉手机然后去路过很多次的公园里散步;回家陪陪已经好几年没见过的母亲。
原本像冲刺一般的生活变得像0.5倍速的肥皂剧,没什么内容但也很有趣。我没有可以让我财务自由的存款,但我所选择的生活让我的内心,让我的世界变得慢慢的,满满的。原本觉得我生长的这个小镇平淡无趣又不富有,没有灯红酒绿的奢华,而现在却在每个夕阳像橙汁一样浓郁的傍晚里发现这个平淡的小镇却拥有着内心里持续呼唤的宁静与平和。
二十多年的人生里第一次发现这里的生活是如此令人惊喜,令人放松。如果说北上广像一位总是会催促你向前冲的严厉班主任,那么这里则是一位年迈的老人,看到你奔跑的如此疲惫会在一旁暖心的为你担忧,“别跑的太快摔倒了”“不要受伤”“先过来歇一会,喝一碗爷爷/奶奶晾了好半天的凉白开”。我总是觉得每个城市都是有着属于自己的语言的,而这种语言里所蕴含的温情是令人无比感动的。对于我来说,我的家乡只需要张开怀抱暖暖的抱住我就够了,无需多言就已给了我丰沛的喘息空间。
十年的时光里,我的人生都在围绕着绘画进行创作,创作我的人生,创作我的职业,创作我的收益。过于狭窄的生活以至于让我忘记了十年前没有绘画的人生里是文字陪着我度过了漫长而又孤寂的青春期。如今我又重新捡起了那支让我可以尽情向世界告白(“告白”不只是喜爱还有痛苦的宣泄)的笔,写下一篇又一篇的文章。即便没有人看,即便无人理解,但最艰难的那一步我已成功的迈出去了。我会为自己鼓掌,我会对自己说“太酷啦,你做的真的很棒,慢慢来会变的更好的”
我不知道未来在哪里,也没有规划的那么清晰的人生,但却知道什么是我不想要的,什么是我不愿成为的,有时候反向的人生选择通常是从排除法开始的,有时候排除了一堆人生选择的我们会忽然发现原来那些排除掉的可能性只是人生选择的冰山一角。
岁月浅浅,人生漫漫,没有谁的生活是可以一眼望到头的,前行的路上总是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意外和惊喜,但我殷切的希望我们都能够赋予自己拥有坦然面对和接受的勇气与信心。然后一路慢慢慢慢的走着,寻找内心的答案。
不要慌张不要焦急,我相信答案会在某个意想不到的时刻踏着过往岁月所书写的人生,缓慢而又坚定的走向的已经等待多时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