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涅阳三水
练习册上有一道题,根据词语不同的意思写句子。
有个词是新鲜。
从字典上看新鲜有两个意思:
一是说刚生产的,没有变质的,没有污染的,没有加工的,都用来指新鲜的水果,蔬菜,蛋类,肉类等等。
另外的一个意思是说,刚出现的不常见的事物。
这样的造句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但那时候只是个别。
如今换了新教材,这样的题型设计到处都是。
2
孩子们造句无法把门,令人啼笑皆非。
在新鲜的第一重意思上,有孩子造句写的是——这朵花开的真新鲜呀!
也有孩子造句说——奶奶家的菜地里长出来的青菜很新鲜。
这样的造句无可厚非,在孩子的身边很常见,再现了孩子的生活,也是一种情景。
这样的格局与孩子们的生活联系十分紧密,几乎没有出现错误的。
可是到另外一个意思上的造句,就有很大的偏颇了。
3
另外的一个意思,孩子们的造句有很少正确的。
一个孩子说——我们昨天买的蔬菜还新鲜着呢。
另一个孩子说——她头上扎的蝴蝶结很新鲜。
读着这样的句子,有种啼笑皆非的感觉,这样的新鲜和花朵的新鲜有什么区别呢?
写出这样句子的孩子是完全不明白新鲜的这一重意思呢!
那么新,鲜各有什么样的解释呢?
4
我们先说新,是刚有的,刚经验到的,刚开始的,还没有用过的,与老相对。
那么多那么多的词语:新生新鲜,新奇,新贵,新绿,新兴,新秀,新闻,新陈代谢。
新,也与“旧”相对,改过自新,推陈出新。
还表示一种有异于旧制的状态和性质:新时代,新社会,新观念,新思维。
刚结婚的人或者物的称谓:新房,新郎,新娘,新婚等。
5
再来说说鲜,新的,不陈的,不干枯的:鲜果,鲜花,鲜嫩,新鲜。
还表示滋味美好:鲜美,鲜甜,鲜汤。
表示明亮的光彩:鲜明,鲜亮,鲜艳。
特指鱼虾等水产食物:鲜鱼,海鲜。
北方的少数民族:鲜卑
少:鲜为人知,屡见不鲜。
6
新,我们知道了,鲜,我们也知道了,那么新鲜组合到一起,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有孩子说——我们家后院长出了一个新鲜的东西。
也有孩子说——奶奶给了我一个很新鲜的玩意儿。
还有孩子说——我们家发生了一件很新鲜的事儿。
新鲜到底是个什么梗?很多孩子在他面前有些迷失,很多孩子在他面前有些茫然,也有孩子在他面前澄明。
7
对于我们教室来说,什么才是最新鲜的呢?
毫无疑问应该是我们马上要开展的共读活动。
但我在教室里说,100个班级,1000多学生一起读一本书的时候,很多个孩子是充满了惊讶和欢呼的。
甚至还有的学生,对最后的评奖充满了期待,说到了评奖的奖金怎么处理?说到了评奖的书本怎样安排?
面对着孩子们的反应,我唯有微笑以待,所有的一切都还没有开始,孩子们居然能够想到那么远的事情。
新鲜是个什么梗?这些共读到底还是不是新鲜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