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会是我们的终点吗?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在2013年的横空出世,一举击破中国电视荧屏上“小鲜肉撕名牌”的怪圈,带来一股文化清流。诗词大会出乎意料地“杀开一条血路”,不仅引起了阔别中国社会三十年之久的诗词热,还为后来者如《经典咏流传》《见字如面》《我在故宫修文物》打开了传统文化市场化又一条的通途。
可以肯定的是,诗词大会本身已经不能再好了,对它“专业性高低”的指责是没有意义的争论。笔者反而认为,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代表的新型文化综艺节目不仅应当服务于传承传统文化,更应当起到面向未来文化的作用。诗词大会不应当成为我们的终点。
还记得你是因为什么而背下第一首诗吗?大多数人的第一首诗要么是被家长逼着背的,要么是被老师逼着背的,但是很少是在菜市场或街头人们的交谈中听到的吧?在唐朝,却是上至天子下至庶民皆有创作吟咏,诗在当时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交流表意的日常工具,所以才有白居易让老奶奶改诗的典故。中国是诗的国度,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诗在当今中国的社会生活中已经完全成为了课本上的、有音律的、用古文写成的难以理解的句子。古诗真的“古”了,汉语音的变迁、社会状况和民族心理的变化,都使得它已难以在现代社会中重新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即便是诗词大会,能让诗歌被大众重新认识,但也仅限于让人们多背几首发朋友圈必备的配图文字(也难怪节目方要用竞赛的形式来吸引收视,而真正有活力的文化形式是不需要粉饰也能吸引人民群众的,比如说电影啊)。因此,诗词大会的目的不是复兴唐诗宋词,见字如面的目的不是让全民重新飞鸽传书,它们的目的是引导人们停下来,审视自己的国家拥有什么精神上的财富,思考自己能如何把这些财富越积越多。
笔者不赞同将诗词大会的题目越出越难,弄得曲高和寡,只有专业人士才懂,因为这会陷入泥古的怪圈。蒋勋说,他非常赞同他的学生去街头涂鸦,因为涂鸦可能发展成一种新的流行艺术表达形式。唐朝古文运动,宋词元曲的出现,西方的文艺复兴,哪一个是靠把古人文章歌赋全背下来而成功的呢?哪一个不是吸取古人智慧而改造古人的格律与表现手法,从而超越古人的呢?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代表的文化综艺节目,当前的确是在引领公众“复习”我们的文化遗产,但即便算上文化角落里最不起眼的遗物,也总有一天会用完,到那时该怎么办?“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公众对文化的追求,总有一天会从“复习”转变为“创造”,创造超越唐诗宋词的文学文学形式,创造新的高峰,这是完全可能的,也是文化综艺节目乃至全国文化界必然的下一步。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诗词大会上有过外国小哥的身影。这又超越了我们一般所说的“各行各业齐背诗“的情况,这意味着以诗词为首的中华文化虽然古旧,但实际上还是有为世界所接受的核心价值。中华民族要复兴,中华文化要面向未来,就要学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新时代中国价值。那么,唐诗宋词就不应该只是中国的唐诗宋词,更应该成为世界的唐诗宋词。从传统到普世,也是一个值得诗词大会等节目努力的方向。
诗词大会的目的是引导人民重回文化,而重回文化的终极目的是塑造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而又高于传统的新时代中华文化。如何从传统中推陈出新,将传统沿伸到未来?以中国诗词大会为首的新文化综艺节目需要进一步改变自己的节目形式,需要进一步审视当下中国文化的发展潮流,需要深入人民生活去考察,需要记清楚自己的初心。
高一一班 王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