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生成篇.3

《黄帝内经.素问》卷二(下)

第十:五脏生成篇

五脏之气,

五脏内藏着五气,在身体上则表现为五色,所以人身体的健康状态,是可以通过“察言观色”的方式来判断的。

五脏之气充盈,人的气色就富有生机;五脏之气受到伤害的时候,人的气色也会表现出衰败之色。

故色见青如草玆者sǐ,

比如,如果发现人的气色像枯败的sǐ草一样,是肝气衰败之像,那人的生命也就快到尽头了。

黄如枳实者sǐ,

如果发现人的气色黄里带青,没有一点光泽,就是脾气枯竭的表现,那也是不太好的征兆了。

黑如炲者sǐ,

面色如土灰一样的情况,是肾气耗尽了,也很危险了。

赤如衃血者sǐ,

如果面色呈现出如同瘀xué似的黑紫色,就是心气衰竭,也是一种危险信号。

白如枯骨者sǐ,

同样的道理,如果面色白却没有一点光泽,如同白骨一样冷冰冰,就是肺气衰竭了,同样是很危险的信号。

此五色之现,sǐ也。

这就是五色体现在人的面色上的危险信号。

人的五脏之气如果充盈,人的气色就红润而有光泽,人体也就充满活力。

所以五脏之气是主宰人体是否健康的生命能量,它是无形的,无形决定着有形。

以上五种情况,都是脏气衰竭的表现,表现为没有光泽,整个人看上去都黯淡无光,如同朽木枯骨一样,所以医者称之为“sǐ症”,但不一定是无解的,如果按照合理的养生和诊zhì方法去做,都有康复的希望。

(尊重原著 敬畏经典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