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铜铁6:东汉迷你通史
古老的预言应验了......灰扑扑的东汉-- 被迷信和谎言覆盖
前情提要
上两集是比历史课本更精彩的「西汉迷你通史」和「汉朝的产业、科技」。
巩固天上掉落的政权(动机)
刘秀在河南南阳生活,明明不是皇位继承人,天空却掉下来一场战乱,让他乘着「皇位世袭(家天下)传统」的翅膀,开创了东汉帝国。「家天下」破坏公平正义,而且刘秀有个软肋-- 他的身分是刘邦九世孙,血缘关系极其遥远,这几代早就过着平民生活了。
因此,刘秀利用迷信来抬高身价--废止古文经学(探讨经文的本来意义),背书谶纬神学和今文。一票今文学者懂得刘秀,他们挑出五经的某些内容,用自由心证法解释,再把占卜和阴阳学说混进去,提倡「天人感应」。
实证实学派 反对纬谶(民间反弹)
杨雄:创建「实证实学派」
杨雄在装神弄鬼的东汉我行我素,用一个人的力量,竖立起中国历史上很牛的一个典范。
杨雄极淡泊,这态度不仅仅是闲云野鹤而已,他其实有一个严肃的目的--集中毕生的时间,用开放的态度跟古今中外沟通,思考宇宙万物的道理,再用实证、实事求是这些符合现代科学精神的手段来检验,最后整理出一个广阔、深入而实用的系统。
这个基础不但支撑、强化了刘歆开创的「古文经学派」,也启发了反对谶纬的「实证实学派」。
桓谭:为实践真理牺牲
刘秀把东汉带进空前的黑暗,桓谭担任「给事中」,不过是类似黄门侍郎的基层官员罢了。然而他对大是大非颠倒的环境感到痛心,因此拿出殉道的勇气,承接杨雄追求真理的精神。
他几次向刘秀上书,指出谶纬不是经学,建议端正视听、取缔迷信。桓谭甚至用王莽当例子,强调迷信只会造成伤害罢了。
「臣前献瞽言,未蒙诏报,不胜愤懑,冒死复陈。愚夫策谋,有益于政道者,以合人心而得事理也。凡人情忽于见事而贵于异闻,观先王之所记述,咸以仁义正道为本,非有奇怪虚诞之事。......
臣谭伏闻陛下穷折方士黄白之术,甚为明矣;而乃欲听纳谶记,又何误也!........陛下宜垂明听,发圣意,屏群小之曲说,述《五经》之正义,略靁同之俗语,详通人之雅谋。」
桓谭又提着头撰写《新论》,反对谶纬神学附会河图、洛书、孔丘和灾变,把这些当成理论基础。《新论》观察社会现象,强调冷静、客观和实证的重要性,启发了王充这些有头脑有见解的年轻人。
实事求是加上论证精神,对统治阶级构成威胁,碰触到刘秀的软肋。不久刘秀计划搭盖灵台来观测天象,众官员正在辩论地点。刘秀很贼,故意点名桓谭:「天下事吾欲以谶决之(国家的重要事项,我想用谶纬来决定),何如(你认为怎么样)?」
桓谭沉默一阵子,做出人生当中最困难的一个决定:「臣不读谶。」刘秀追问原因,桓谭解释谶纬并不来自经典,也不合乎正道。刘秀两眼冒出火花:「桓谭非圣无法(诋毁圣人,藐视法律),将下斩之(推出去斩了)!」
用文字(著作、上书)质疑政策叫违规,当面顶撞皇帝叫忌讳,刘秀显然准备下令诛杀三族。桓谭愿意为维护真理而牺牲,却不忍心牵连家族,所以连续叩头到流血。不知道多久之后,刘秀暂时收回诛杀令,把狼狈的桓谭赶出朝廷,流放到安徽六安担任郡丞。
桓谭已经七十多岁了,身为领导性的大学问家,替国家同胞着急,提出一个重量级的建议,却受到这样的羞辱。他不仅仅为个人沉痛,也为东汉王国感到悲哀。
真理和迷信倒置,但桓谭已经失去讲实话的权利了。他从此再也讲不出一句话,在赴任的路上烦闷地去世。
汉世三杰:摧枯拉朽(政论家)
王充(东汉初年)、王符(中期)和仲长统(末年)一代代接棒,成为实证实学的战将。他们是华夏大地的中流砥柱,用一个人的力量跟统治阶层对立,挑战时代潮流。虽然人数寥寥无几,却发出摧枯拉朽的战斗力,对谶纬学造成重大的打击,让它没办法垄断人心。
古文大师:挣脱白色恐怖(文学思想家)
从东汉中期开始,某些儒生被实证实学的主张感动,决定专攻或兼攻古文经。今文经学(官学)渐渐失去全面性的控制力;古文只不过是「读兴趣的」,跟前途、利益没关系,但它不仅没有绝迹,反倒从民间传播开来,甚至涌现出贾逵(中期)、马融(中期)、许慎(后期)这些古文经学大师。
他们对文字、音韵和训诂,进行深入而富有科学精神的研究。在杨雄《方言》之外,又打造出一些具有相当程度科学性的钥匙,包括许慎的《说文解字》,让读书人能开启古代文化的大门。
这些大师动辄吸引几千名弟子,造成震撼性的声势,古文经学渐渐突破统治工具(官学、官方思想系统)的垄断,到最后声势甚至压倒了今文经学。
东汉末年,儒学大师郑玄用古文当主体,也参考今文的某些讲法,把两派的优点综合起来,批注群经,为汉代经学集大成。倒退喽的东汉,竟然挣脱白色恐怖(迷信、封闭),往开放(思想解放、言论自由)跨出一小步,准备恢复成一个就事论事的国度。
包糖衣的暴政(偏差)
东汉皇帝想巩固政权,应该把力量投入体恤百姓、追求富强。但他们鼓励装神弄鬼,让神州失去活泼、健康的气质,结果自己也年纪轻轻(刘秀62岁,明帝47岁,章帝31岁,和帝26岁)就离开人间了。
更糟的是,皇帝很任性,由于偏爱美少女而指定第四或第五子(美少女的孩子,明、章、和帝)继位,因此从和帝开始,都在10岁前后(小学年纪)登基。年轻的继承人没办法管理国家机器或文武官员,只能倚靠自己人(广义的亲人,也就是宦官和外戚)。
这些「亲人」成为真正的统治阶层,人才选拔和法律制度破坏了,小皇帝形同傀儡。新权贵凭着运气搭直升机到皇帝身边,缺乏学识、能力和照顾百姓的热忱,因此忽视了基础建设和水土保持,东汉末年「一年一灾」,水、旱、蝗虫肆虐。
这些中央权贵跟地方势力勾结,进行大规模的土地兼并。一部份农民在天灾和高利贷之下失去田地,沿着道路飘荡,成为流民甚至盗匪。小农经济破坏了,整体经济也濒临崩溃,造成「贫富两极化」,一边是永远的权贵,另一边是永远的贫户。
推倒重来(结果)
表面看来,东汉并不是秦朝(暴政)。东汉没有箝制思想言论,但它用迷信来欺骗百姓,让社会大众混淆真假变成傻子,失去独立思考能力。东汉赋税并不特别沉重,但大部分百姓失去谋生、经营产业和追求财富的能力。
东汉政权宣称爱护百姓,事实上喂食有害的东西--迷信、谎言、恶质的行政手段。它没有用严刑峻法来伤害、奴役人民,但谎言包不住事实,这裹着糖衣的暴政蒙骗人民,让他们陷入水火当中。
黄金汉朝蒙尘了,被谎言和迷信覆盖,这软性暴政必须推倒重来。外国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合称「五胡」)侵入中国,东汉用败家子的形象灭亡了。这些外国人渐渐成为华北民族,最后融合成拓跋魏帝国,一个活泼、开放而强盛的华北政权,当时的世界顶级强权。
未完待续
下几集是比历史课本更精彩的「唐、宋、元朝迷你通史」,带你走进一个个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