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某种形式的存在,以欲望为例。其存在的价值和原因。
——有利于个体延续的东西,或许对于个体的强壮和富盛是不利的,能保存个体的东西,或许同时也会使个体固定下来,使个体停滞不前。另一方面,一种缺失、一种退化,也可能是极有用的,因为它能对其他器官发挥刺激作用。同样地,一种困境也可能成为生存条件,因为它会是某个个体降低到集约而不至于挥霍的程度。
评判价值的标准往往有阴阳两面,强者有利弊,弱者有利弊。单纯的考虑强者为王有失偏颇。生存下来的原因归结于强有失偏颇。
——个体本身作为各个部分的斗争。(围绕食物、空间等等的斗争):它的发展系于个别部分的胜利、优势地位,需其他部分的萎缩——这是器官的形成原因。
生命过程的本质要素恰恰是巨大的塑造力量、自内而外创造形式的力量,这种力量消耗榨取外部环境。是征服外部环境的过程,而非为外部环境的塑造。本质决定外在,而非外在裁决本质。
外部环境的种种危害性,摧毁性,分解性能力,无意义之物,偶然之物,并非天择的结果,而是生命的软弱无力无以征服的结果。一种环境的存在是时空历史的交织,由内而外的改变再去责怪外是说不过去的,要怪就怪内部的衰弱,内部的无能。
相由心生,这是人类。万事万物万变不离其宗,而宗大体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