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烦恼?
·需要做一份PPT或展示,可是怎么做都不满意。
·搬新家了,很兴奋地买了一堆家具,可是最后却不满意。
·有了很多有意思的灵感,准备写文章了,写着写着就写不下去了。
很多人跟你说,你就是太追求完美,结果事没做好,心情也不好,想开点,将就点,就没那么多烦恼了。
可是在完美主义者的心里,“不将就”是他们的人生信仰,为了不将就,于是:
·不满意PPT,就去学习制作PPT。
·不满意新家,就去学习家居设计。
·不满意自己的写作,就去学习写作。
可是,这只有一小部分完美主义者能做到的,因此他们成为了名家、网红……还有绝大部分完美主义者因此变成了拖延症患者。无论是心灵鸡汤亦或是专家讲座都在劝我们凡是不要太完美,能凑合就凑合。这种劝告是没有用的,因为一旦剥夺了完美主义“不将就”的人生信条,他们生活的意义又何在了呢?
所以,这个怪圈来了,完美主义者凡是追求完美,这也是他们成功成才的动力,但绝大多数完美主义者做不到,是因为凡是追求完美,就会耗费大量精力、智力……比如学PPT,完美主义要学就要学透,各种的动画、高端效果都要学,学设计就要事无巨细学习,学写作一样各种套路和手法都要学,伤不起啊。而且一旦其中有一个小项目突破不了,完美主义就会认为自己白学了。于是乎,为了避免自己不受到伤害,干脆什么都不干了,拖,拖到最后时刻随便做一下,心里也有理由说服自己:是因为时间不够罢了。
这就是完美主义的窘境,就像陷入了一个怪圈:明明内心是想每件事做到,但事实却是怎么都做不到自己内心的预期,于是就干脆不做这件事,一直往后拖。
在我看来,完美主义不是坏东西,不需要改变,只需要有方法成就完美主义。而且成就的方式很简单,只有一招,三个字:不过三。我先解释,再看实例。
解释:
1、事不过三。这个概念并不新鲜,在时间管理的课程里面经常有提到,一个人再厉害一天也只能吃6个青蛙(做6件重要的事情)。我曾经试过用清单计划我每天要做的事情,会感觉充实,但是持续1周就坚持不下去了。因为我的完美主义在作祟:一旦我某天没做好计划,我就偏离了这个轨道,干脆就不干算了。所以,事不过三的事,并不是你计划自己要做的事,而是你觉得有意义,做了让你感觉幸福的事。
小结:一天只做不超过三件有意义的事,一周只有不超过三件让你感觉幸福的事。
2、色不过三。这是具体操作层面,特别是设计宣传层面。基本每个人都会做一些设计宣传的事情,比如做PPT、自己家的摆设设计、穿衣搭配……所有和设计宣传相关的事情都有颜色的要素,把握好色不过三这个要素就会让你完美成就自己的完美主义。因为色不过三会让人感觉简洁、大方,感觉很舒服。而且色不过三又是很容易做到的。完美主义是特别在意秩序的,不超过三种颜色也会让完美主义特别好管理。
小结:所有的设计、搭配的颜色都不要超过三种。
3、思不过三。论语中有著: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也就是说,对一件事情的思考和判断不超过3次,孔子说,其实如果拿不准,再思考一遍就可以决断了。完美主义者经常犯的错误就是总在评估将要做的事情自己能否做得完美,而只要对这件事情的思考超过三遍,基本就不会去做了,因为基本是做不到完美的,最可怕的是,没去做了,完美主义还会去想这件事:要是我去做了,会不会好点呢?所以,对于完美主义者,考虑一定不要超过三次,第三次就是一定要做决定的一次,做,就现在开始,不做,就再也不去想这件事了。
小结:考虑一定不要超过三次,第三次时一定要做决定。
实例:
作为一位资深的完美主义者,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是怎么成就我的完美主义并且享受它的吧。
1、事不过三
以前的我,经常很忙碌,看似做了很多事情,但是总感觉很焦虑空虚。我放弃对自己的计划,转而每时每刻提醒自己,每天只做好1件事,并且享受这件事给我带来的喜悦就够了。比如每天做一个小课件。如果做好了,感受完喜悦了,再做第二件,第三件。三件都做好了,不再往下做。不过一般是只完成1件事是最好的。每周也是,只做好不超过三件让我感觉喜悦的事,比如在简书写一篇文章。我一般是1-2周一篇,一定不会1周超过3篇的。这种对自己的暗示反而让我的行动力变得很强,每件事情都能做得很完美。
2、色不过三
这就有很多要分享的啦,我现在所有的设计都是按照它来的,并且有出乎意料的满意感。
这是我在学校设计的心理辅导室(一个角落),现在是小朋友们最爱来的地方。每当看到孩子们走进来,眼睛放着光惊叹:“好漂亮啊!”的时候,我都会非常满足。主色调就三种颜色:原木色、灰黑色和白色。这不仅让我满意自己的作品,而且省去了我大量的时间。在某宝把所有相关颜色的家具筛选出来再在里面挑选就OK了。
再看看为什么有人做的PPT简洁大方,有人做的PPT花花绿绿貌似很美,但是让人感觉很乱很花?原因也是这样的。主色调,3个足以。你也许会说3个会不会太单调,绝对不会嘛。比如深绿、绿色、浅绿都算是一个色调。这样下来就很丰富了。
3、思不过三
这一点对我的帮助最大。任何事情,考虑2遍是最好的,如果实在重大,最多也不超过3遍。现在我的生活因为这个心理暗示,变得额外简洁而高效。做还是不做,不是个问题,想一遍,不行,再想一遍,就决定做还是不做。不做,就不管后不后悔了,因为马上又有一件新的事情等着我去决定做还是不做。
结语:每个人都在说完美主义者不幸福,一定不要有完美主义情结。这无疑为完美主义者增添了更多的烦恼。我想,完美主义不仅不应该被舍弃,还应该发扬。发扬完美主义有一个绝招,就是:不过三。